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3篇(我国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与防范对策),以供借鉴。
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1
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09-6-3信息来源:
【摘要】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观念和理论认为只有大型的公司才有可能开展国际经营,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开始涉足到国际市场中来,国际化因而也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国际经营不仅能让中小企业引进先进技 术、管理经验和资金,同时也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中 小企业国际化的风险与现状,提出我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风险防范的对策。
1.引言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其他因素的促进,越来越多的 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浙江省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已经 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而且浙江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走在全 国的前列。然而,中小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往往较大企业 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如何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中小企业在经营国际化过程中要 面临的风险,并针对风险采取各种防范与规避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扶持、指导中小 企业国际化经营,给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提供协助,是一个具有现实与实践意义的问题。
2.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图表中得到说明。中小企业在浙 江省工业企业总数中一直占据了大半江山,而且其比重逐年有上升趋势,中小企业数量在工 业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从 1998 年的 %上升至 2006 年的 %。
从 1998 年到 2006 年,虽然少数年份有所波动,但从总体趋势上
来看,浙江省的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小企业是浙江省工业 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浙江省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省。中小企业为浙江省的经 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与其他省市相比,作为浙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国际化方面具 有自己的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浙江总体开放水平处于国家领先地位,经济开放程度高。浙江较高的经济开放度 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国际化经营的大环境。而且浙江的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与全 球贸易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贸依存度越高表明国际化程度越高,浙江经济与全球经济 的紧密联系使其中小企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国际化经营中。
其次,浙江的企业国际化在本土展开,外资已经在浙江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外资的引进在带来资金的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 和引导作用。再次,随着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浙江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企业制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相关联的经济活动,或可称 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每一生产经营活动是这一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各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差很大,国与国之间达到比较成本优势就体现为在价值链 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导致国与国之间被不同的价值链环节分工的 现象,生产经营环节
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构成是不同的。[1]中小企 业开展国际化生产经营,并不需要在所生产产品的一切价值活动上都领先,浙江外向型经济 发展多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和优势,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中小企业集中的行业,这使得浙江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可以利用自身在生产、经营或价值链活动 某一环节上的优势,实施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
4.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
尽管浙江省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中小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仍然较大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资金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因而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 规模等条件约束,资本不是很充裕,资金的缺乏致使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上受到 限制,从而造成企业人才和技术积累的不足,因而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非常有限。受资金短缺等因素的连带影响,中小企业在信用担保上便显得较为软弱,银行考虑到对中小 企业进行贷款等金融服务的风险较大必定抱有谨慎心理,因而向银行贷款这一重要融资渠道 对中小企业来说变得可望而不可及。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使中小企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小企业在面临风险时的抵抗能力便十分微弱了。
信息风险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比较薄弱,信息闭塞。中小企业受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没有能力像大型企业一样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收集机制或信息平台,因而对国外有关法律法 规、金融政策、外汇管制、资金管理、投资环境等了解不够,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不敏感,缺乏面临风险时的应变能力,难以减少和转移风险带来的损失。例如,在中国加入 WTO 后,虽然关税壁垒减少了,非关税壁垒中的进口配额也逐步取消,并可以享受到诸如最惠国待遇 等优惠政策,然而许多发达国家为了限制进口,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等等,这些贸易壁垒多种多样而且经常变化,中小企业就很难及时了解和把握这些壁垒。
企业资源位个人化风险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着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资源位个人化风 险。所谓资源位,就是在广义资源空间中,能够被某经济系统(经济主体)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或适应的部分,就称为该经济系统的资源位。[2]根据这一定义,可知企业资源位则是指 在广义的资源空间中,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系统能够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和适应的广义资源,而企业资源个人化是指企业的核心资源转化为个人所有。对中小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是 客户资源和核心技术资源,这两者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相对于以实物形态存在 的有形资产来说更难进行保护与管理。其中,中小企业核心技术资源一般掌握在作为企业创 始人的核心管理层手中,因此核心技术资源个人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般不会产生很大影 响;但客户资源个人化对企业的影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多数没 有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而主要是用OEM方式进行经营,所以客户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 之一,一旦客户资源被个人掌握并离开企业带走客户时,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中小 企业由于机构比较简单,难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分工管理制度,因而某个人包办某项 业务的现象难免是存在的,产生企业资源位个人化现象自然在所难免。
技术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尽管在专业化技术创新上拥有一定优势,然而却缺乏投入研究 与开发的成本,在技术人才上也处于劣势。尤其是我国包括我省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 中主要依靠的是人力资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WTO 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通过自由 贸易来发挥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力方面中国企业有明显的优势,但这是一个浅层的 优势,你如果在浅层开发这个优势,就会出现一个情况,卖苦力,打苦工。深层的比较优势 不是一个企业的比较优势,而是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中国现在在国际分工中,基本上是在 打苦工。宏基的施振荣有一个‘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价值链的两头‘设计和研发’是翘起来 的,中间环节‘制造’是很低的。而且施振荣说,微笑曲线翘得越来越厉害。”[3]如果继续利用 人力资本优势,我省中小企业便只能停留在 OEM 方式上,而无法真正做出自己的品牌。另 外,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极有可能遭遇反倾销诉讼,产品不仅失去 原有市场,还要遭受巨额损失。
文化风险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定会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因素引发的冲突 是企业面临的又一风险。例如,有些国际化企业在国内的营销方式十分成功,所以在国际市 场上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营销方式就是最可取的,而不根据目标市场当地的文化特征与消 费习惯改造产品以适应市场的特殊需求,这显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麻烦。再有,各国语言文 化背景很不相同,在对某品牌或广告语进行翻译时,如果采用直译便很可能会曲解原文的意 思,例如在中国,把“山羊”作为某商品的商标是很正常的,而在英语中,山羊“goat”却有“好 色”的意思,这样一来,作为商标就很不恰当了。[4]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中小企业要 成功开展国际化经营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与问题,因而,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仍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方能走好国际化之路。
5.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应对策略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风险类似于金融风险,也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予以分散;而系统风险是市场固有的,企业只能防范,不能消除它。而中小企业在分散风险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的限制可能导致风险防范不利 现象,因此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管理不仅是自身内部管理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府行为、社会服务体系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外部协助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小企业在防范 国际化经营风险时所需的措施。
防范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的政府协助行为
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利用其有形的“手”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融资支持,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地方政策性银行等给中
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并对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其他金融服务,来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与担保体系,通过放宽中小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的条件来拓 宽中小企业的 融资渠道。另外,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自己的中小企业互助基金,由各中 小企业通
过缴纳会费加入互助基金,从而基金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贷款金额。通过解决中 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从而可以使中小企业的抗 风险能力得到一定的保障,防止企业在面临风险时措手不及。
信息支持
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工作薄弱、信息闭塞,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服 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由行业、协会牵头,以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社 会中介,规范中介机构的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等服务。政 府还可以利用与其他国家外交中收集信息的成本优势收集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所需要的诸如 法律政策、贸易壁垒情况等信息,将信息作为公共物品通过一定渠道传递到企业。此外,还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政策信息以及行业动态等,中小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联合构建网络优势,互通信息,以降低 交易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并通过网络成员之间较为固定的关系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来降低国 际化经营的风险。
防范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的内部管理措施
逐步摆脱 OEM,发展品牌营销 目前,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对产品的质量要
求很高,一方面是这些国家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很强,另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十分完善,对生产者责任的要求也很高。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企业可能要承 担很大的赔偿责任,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是防 范国际化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我省乃至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优势都是劳动力优势,目前大部分产品都是进行贴牌生产,因而,当前中小企业需要做的关键就是要逐渐摆脱贴牌 的影子,进而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品牌是产品的通行证,而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出口企
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施品牌战略,而实施品牌战略必须从产品质量抓起,积极争取获得各种国际认证。正泰集团便是在品牌战略上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典型。总部位于 浙江乐清的正泰集团是一家以制造电器为主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正泰产品先后通过了国际CB 安全认证、美国 UL 认证、安比利时 CEBEC 认证、荷兰 KEMA 认证、德国 VDE 认证、意大利 IMQ 认证。
组建企业集群,减低市场密集度
为了减少市场开发成本,降低费用,在中小企业中可能会出现整个地区的某类产品出口 集中在几个国家或地区,这样虽可以减少成本,但是容易造成市场过早饱和,由此引起企业 间的价格竞争,而价格竞争引起的低价政策又容易遭致进口国的反倾销,这样就难免会引起 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组 建企业集群来规避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中小企业集群能借助群内企业的网络,发展国际化 经营的优势,对于防御风险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很难在短期内扩大规模的中小企业 提高“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能为中小企业带来设施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方便 中小企业即使获取技术、信息和服务。浙江省以小企业为核心的集群现象并不乏见,例如,义乌企业在南非等国设立的“中国小商品市场”,温州企业在巴西设立的“中国商城”,海宁企 业在莫斯科设立的“海宁皮革专业市场”等,此外,还有绍兴的轻纺小企业群、宁波的服装小 企业群、永康的五金小企业群、乐清的低压电器小企业群等。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小企业仅 靠个体力量,单枪匹
马进军国际市场的难度比较大,风险较高,而依靠企业集群的力量则可 以提高总体的竞争优势,更好地防范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
进行制度创新,加强人才管理
风险是中性的,在给企业带来威胁的同时还能带来机会,因此,如何把握风险带来的机 遇,驾驭风险,利用风险是把握企业命运的关键,而人是把握风险的关键,因此,中小企业 应借助机制,广泛吸收国际化经营的人才。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中小企业必须以人 为本,进行组织制度、管理体制以及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培养和选拔熟谙技 术、外语、经济商务、涉外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高新 科技、法律、财务会计等知识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同时,中 小企业还应进行制度与观念创新,完善组织机构,避免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客户等资源集中到 少数人手中,防止企业资源位个人化带来的风险。
建立跨国战略联盟,规避文化风险
中小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需要在国外环境中生存,因而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异国 的文化,而对文化差异的不熟悉难免会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障碍,带来风险。鉴于此,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跨国战略联盟来规避国际化的风险。所谓跨国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或各自的战略目标,在国际范围内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 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松散合作模式。[6]小企业与当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减少与异国文化的摩擦,利用联盟一方的本土优势,企业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消 费习惯、市场需求等,在他国的文化环境中可以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此外,企业还可以引进 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利用外商的销售渠道出口产品,从而提高 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6.结论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在世界的企业群体中占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而且是科技创新的推进器,是托起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就浙江省 而言,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绝大多数,创造了大量的 财富,而且中小企业数量如此之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开展国际化经营是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策 略,研究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与对策,是为了使 中小企业能更好地开展国际经营,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更好地促进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中小企业走向 世界的趋势更加迫切,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优势与劣势,规避国际化经营的风险,顺利开展国际化经营,这对于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爱珍.《企业经营国际化——动因、战略与策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2] 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 吴敬琏,周其仁,储小平等.《“走出去”的思辨——本刊“2004民营企业国际化.深圳沙龙”精彩观点》[J],《IT
经理世界》,2005年1月5日,第22页.[4] 尹柳营.《中小企业如何发展与腾飞——国际化经营视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金一群.《文化温州——昭示新温州模式的真谛》[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年 5 月.[6] 董蕙梅.《跨国战略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河南金融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82~83页
发布时间:2008-7-25
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2
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徐琼霞
1.引言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其他因素的促进,越来越多的 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浙江省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已经 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而且浙江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走在全 国的前列。然而,中小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往往较大企业 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如何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中小企业在经营国际化过程中要 面临的风险,并针对风险采取各种防范与规避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扶持、指导中小 企业国际化经营,给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提供协助,是一个具有现实与实践意义的问题。
2.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图表中得到说明。由表 1 可见,中小企业在浙 江省工业企业总数中一直占据了大半江山,而且其比重逐年有上升趋势,中小企业数量在工 业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从 1998 年的 %上升至 2006 年的 %。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总产值对浙江省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小企业总产值在工业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从 1998 年到 2006 年,虽然少数年份有所波动,但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浙江省的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小企业是浙江省工业 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浙江省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省。中小企业为浙江省的经 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与其他省市相比,作为浙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国际化方面具 有自己的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浙江总体开放水平处于国家领先地位,经济开放程度高。浙江较高的经济开放度 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国际化经营的大环境。而且浙江的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见表 3),与全 球贸易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贸依存度越高表明国际化程度越高,浙江经济与全球经济 的紧密联系使其中小企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国际化经营中。
其次,浙江的企业国际化在本土展开,外资已经在浙江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外资的引进在带来资金的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 和引导作用。
再次,随着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浙江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企业制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相关联的经济活动,或可称 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每一生产经营活动是这一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各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差很大,国与国之间达到比较成本优势就体现为在价值链 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导致国与国之间被不同的价值链环节分工的 现象,生产经营环节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构成是不同的。[1]中小企 业开展国际化生产经营,并不需要在所生产产品的一切价值活动上都领先,浙江外向型经济 发展多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和优势,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中小企业集中的行业,这使得浙江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可以利用自身在生产、经营或价值链活动 某一环节上的优势,实施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
4.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
尽管浙江省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中小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仍然较大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资金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因而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 规模等条件约束,资本不是很充裕,资金的缺乏致使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上受到 限制,从而造成企业人才和技术积累的不足,因而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非常有限。受资金短缺等因素的连带影响,中小企业在信用担保上便显得较为软弱,银行考虑到对中小 企业进行贷款等金融服务的风险较大必定抱有谨慎心理,因而向银行贷款这一重要融资渠道 对中小企业来说变得可望而不可及。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使中小企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小企业在面临风险时的抵抗能力便十分微弱了。
信息风险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比较薄弱,信息闭塞。中小企业受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没有能力像大型企业一样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收集机制或信息平台,因而对国外有关法律法 规、金融政策、外汇管制、资金管理、投资环境等了解不够,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不敏感,缺乏面临风险时的应变能力,难以减少和转移风险带来的损失。例如,在中国加入 WTO 后,虽然关税壁垒减少了,非关税壁垒中的进口配额也逐步取消,并可以享受到诸如最惠国待遇 等优惠政策,然而许多发达国家为了限制进口,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
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等等,这些贸易壁垒多种多样而且经常变化,中小企业就很难及时了解和把握这些壁垒。
企业资源位个人化风险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着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资源位个人化风 险。所谓资源位,就是在广义资源空间中,能够被某经济系统(经济主体)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或适应的部分,就称为该经济系统的资源位。[2]根据这一定义,可知企业资源位则是指 在广义的资源空间中,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系统能够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和适应的广义资源,而企业资源个人化是指企业的核心资源转化为个人所有。对中小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是 客户资源和核心技术资源,这两者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相对于以实物形态存在 的有形资产来说更难进行保护与管理。其中,中小企业核心技术资源一般掌握在作为企业创 始人的核心管理层手中,因此核心技术资源个人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般不会产生很大影 响;但客户资源个人化对企业的影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多数没 有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而主要是用OEM方式进行经营,所以客户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 之一,一旦客户资源被个人掌握并离开企业带走客户时,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中小 企业由于机构比较简单,难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分工管理制度,因而某个人包办某项 业务的现象难免是存在的,产生企业资源位个人化现象自然在所难免。
技术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尽管在专业化技术创新上拥有一定优势,然而却缺乏投入研究 与开发的成本,在技术人才上也处于劣势。尤其是我国包括我省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 中主要依靠的是人力资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WTO 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通过自由 贸易来发挥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力方面中国企业有明显的优势,但这是一个浅层的 优势,你如果在浅层开发这个优势,就会出现一个情况,卖苦力,打苦工。深层的比较优势 不是一个企业的比较优势,而是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中国现在在国际分工中,基本上是在 打苦工。宏基的施振荣有一个‘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价值链的两头‘设计和研发’是翘起来 的,中间环节‘制造’是很低的。而且施振荣说,微笑曲线翘得越来越厉害。”[3]如果继续利用 人力资本优势,我省中小企业便只能停留在 OEM 方式上,而无法真正做出自己的品牌。另 外,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极有可能遭遇反倾销诉讼,产品不仅失去 原有市场,还要遭受巨额损失。
文化风险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定会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因素引发的冲突 是企业面临的又一风险。例如,有些国际化企业在国内的营销方式十分成功,所以在国际市 场上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营销方式就是最可取的,而不根据目标市场当地的文化特征与消 费习惯改造产品以适应市场的特殊需求,这显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麻烦。再有,各国语言文 化背景很不相同,在对某品牌或广告语进行翻译时,如果采用直译便很可能会曲解原文的意 思,例如在中国,把“山羊”作为某商品的商标是很正常的,而在英语中,山羊“goat”却有“好 色”的意思,这样一来,作为商标就很不恰当了。[4]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中小企业要 成功开展国际化经营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与问题,因而,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仍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方能走好国际化之路。
5.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应对策略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风险类似于金融风险,也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予以分散;而系统风险是市场固有的,企业只能防范,不能消除它。而中小企业在分散风险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的限制可能导致风险防范不利 现象,因此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管理不仅是自身内部管理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府行为、社会服务体系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外部协助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小企业在防范 国际化经营风险时所需的措施。
防范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的政府协助行为
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利用其有形的“手”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融资支持,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地方政策性银行等给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并对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其他金融服务,来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与担保体系,通过放宽中小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的条件来拓 宽中小企业的 融资渠道。另外,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自己的中小企业互助基金,由各中 小企业通
过缴纳会费加入互助基金,从而基金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贷款金额。通过解决中 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从而可以使中小企业的抗 风险能力得到一定的保障,防止企业在面临风险时措手不及。
信息支持
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工作薄弱、信息闭塞,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服 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由行业、协会牵头,以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社 会中介,规范中介机构的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等服务。政 府还可以利用与其他国家外交中收集信息的成本优势收集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所需要的诸如 法律政策、贸易壁垒情况等信息,将信息作为公共物品通过一定渠道传递到企业。此外,还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政策信息以及行业动态等,中小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联合构建网络优势,互通信息,以降低 交易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并通过网络成员之间较为固定的关系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来降低国 际化经营的风险。
防范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的内部管理措施
逐步摆脱 OEM,发展品牌营销 目前,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对产品的质量要
求很高,一方面是这些国家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很强,另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十分完善,对生产者责任的要求也很高。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企业可能要承 担很大的赔偿责任,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是防 范国际化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我省乃至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优势都是劳动力优势,目前大部分产品都是进行贴牌生产,因而,当前中小企业需要做的关键就是要逐渐摆脱贴牌 的影子,进而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品牌是产品的通行证,而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出口企
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施品牌战略,而实施品牌战略必须从产品质量抓起,积极争取获得各种国际认证。正泰集团便是在品牌战略上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典型。总部位于 浙江乐清的正泰集团是一家以制造电器为主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正泰产品先后通过了国际
CB 安全认证、美国 UL 认证、安比利时 CEBEC 认证、荷兰 KEMA 认证、德国 VDE 认证、意大利 IMQ 认证。[5]
组建企业集群,减低市场密集度
为了减少市场开发成本,降低费用,在中小企业中可能会出现整个地区的某类产品出口 集中在几个国家或地区,这样虽可以减少成本,但是容易造成市场过早饱和,由此引起企业 间的价格竞争,而价格竞争引起的低价政策又容易遭致进口国的反倾销,这样就难免会引起 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组 建企业集群来规避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中小企业集群能借助群内企业的网络,发展国际化 经营的优势,对于防御风险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很难在短期内扩大规模的中小企业 提高“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能为中小企业带来设施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方便 中小企业即使获取技术、信息和服务。浙江省以小企业为核心的集群现象并不乏见,例如,义乌企业在南非等国设立的“中国小商品市场”,温州企业在巴西设立的“中国商城”,海宁企 业在莫斯科设立的“海宁皮革专业市场”等,此外,还有绍兴的轻纺小企业群、宁波的服装小 企业群、永康的五金小企业群、乐清的低压电器小企业群等。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小企业仅 靠个体力量,单枪匹
马进军国际市场的难度比较大,风险较高,而依靠企业集群的力量则可 以提高总体的竞争优势,更好地防范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
进行制度创新,加强人才管理
风险是中性的,在给企业带来威胁的同时还能带来机会,因此,如何把握风险带来的机 遇,驾驭风险,利用风险是把握企业命运的关键,而人是把握风险的关键,因此,中小企业 应借助机制,广泛吸收国际化经营的人才。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中小企业必须以人 为本,进行组织制度、管理体制以及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培养和选拔熟谙技 术、外语、经济商务、涉外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高新 科技、法律、财务会计等知识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同时,中 小企业还应进行制度与观念创新,完善组织机构,避免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客户等资源集中到 少数人手中,防止企业资源位个人化带来的风险。
建立跨国战略联盟,规避文化风险
中小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需要在国外环境中生存,因而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异国 的文化,而对文化差异的不熟悉难免会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障碍,带来风险。鉴于此,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跨国战略联盟来规避国际化的风险。所谓跨国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或各自的战略目标,在国际范围内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 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松散合作模式。[6]小企业与当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减少与异国文化的摩擦,利用联盟一方的本土优势,企业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消 费习惯、市场需求等,在他国的文化环境中可以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此外,企业还可以引进 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利用外商的销售渠道出口产品,从而提高 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6.结论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在世界的企业群体中占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而且是科技创新的推进器,是托起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就浙江省 而言,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绝大多数,创造了大量的 财富,而且中小企业数量如此之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开展国际化经营是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策 略,研究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与对策,是为了使 中小企业能更好地开展国际经营,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更好地促进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中小企业走向 世界的趋势更加迫切,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优势与劣势,规避国际化经
营的风险,顺利开展国际化经营,这对于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参考文献
[1] 刘爱珍.《企业经营国际化——动因、战略与策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2] 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 吴敬琏,周其仁,储小平等.《“走出去”的思辨——本刊“2004民营企业国际化.深圳沙龙”精彩观点》[J],《IT
经理世界》,2005年1月5日,第22页.[4] 尹柳营.《中小企业如何发展与腾飞——国际化经营视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金一群.《文化温州——昭示新温州模式的真谛》[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年 5 月.[6] 董蕙梅.《跨国战略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河南金融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82~83页
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3
信贷合规与风险防范
近几年,农信社信贷业务得到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三农”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信贷风险也日渐显现,非应计贷款和不良贷款额有反弹趋势。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合规有效进行信贷风险防控,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重心。
信贷风险现状: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有了质的改变,信贷风险得到有效遏制,风险状况明显好转。合规建设活动以来,合规理念逐步增强,合规意识明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但从目前情况看,信贷风险状况还不容乐观:部分员工合规意识淡薄,信贷违规现象还时有发生,道德风险难以控制,风险隐患较为突出;不良贷款占比较高,压降难度增大,新增不良贷款控制不力,不良贷款有反弹趋势;不确定因素导致潜在的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逐步显现,并有加大的趋势。
信贷风险成因:风险防控意识淡薄,“三查”制度落实不够。长期以来,农信社一直存在“重经营、轻管理”思想,没有风险防控意识,自从省银监局、省联社加大对农信社的监管力度加大,施行了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大型检查后,合规经营深深的在员工中扎了根。贷款“三查”制度未能有效落实,贷前调查走过场,贷款双人调查未落到实处,资产盘点无序。贷时审查形同虚设,信贷专管形同虚设还是和以前没两样。贷后检查流于形式,不能深层次揭示借款人资信、经营管理等情况,往往是贷款发放后、甚至贷款逾期后风险才被暴露。贷后检查未尽职,建议是否在基层由信贷主管和专职人员进行贷后检查,或2-3个信用社成立一组,贷后检查是贷款风险防控重要一环,能有效控制顶名贷款肆虐,做到贷款风险提前防控;道德风险难以把控,违规贷款屡禁不止。虽然加大了违规贷款的整治力度,违规行为明显减少。理事长热线,近期违规人员处理,起到震慑作用。但员工个人素质、职业道德等参差不齐,顶名贷款,垒大户、跨区域等违规贷款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受利益驱使,吃、拿、卡、要现象依然存在,导致“问题贷款”难以清收。从处理人员来看,缺乏监督监控,形成事实处理晚矣。起到震慑作用,但无法挽回损失;风险责任界定不明,存量贷款管理不力。不良贷款一直是农信社较为沉重的包袱,经过央行票据置换及不良贷款清收攻坚战苦苦清收,目前才渐有起色。但由于人员调整、岗位交流等因素影响,往往出现对新增贷款管理较为严格,对存量贷款管理薄弱,存量贷款责任界定不明,特别是一些有问题贷款和个人的责任贷款,人员调离后,这些贷款在管理上就形成了“真空”,成为“烫手山芋”,人为造成贷款逾期,甚至丧失诉讼时效;切实实施岗位轮换提高贷款质量。客户经理实行跨乡镇交流能够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弊是组织存款弱化,出现贷款营销及责任扯皮现象。建议在本乡镇或低比例跨乡镇交流,驻地片,贷款管理3000万元以上,有不良苗头的客户经理重点轮换,客户经理交流势在必行。
信贷风险防控对策: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构建完善内控体系。一是实行统一授权管理。建立有效的授权决策机制,建立统一的授权操作规范,适度上收贷款权,(现在贷款权限上收是个不错的措施)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内部控制监控防线,业务办理实行双人、双责,实行交叉控制;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与合规部门职能。作为信贷风险防控的中台,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强化中台风险控制,制定和完善相关风险控制及责任追究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有效制度约束;同时,要有效发挥合规部门的作用,完善操作流程,规范操作行为,将违规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强化内部稽核和审计。进一步强化内部稽核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稽核部门作用,不断改进稽核方法,有效增强稽核部门独立查处权,切实提高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让稽核部门敢于查处,敢说真话;培育合规企业文化,全面提升贷款质量。首先培育合规企业文化,有效防范道德风险。首先要强化营销人员培训,切实提高营销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从思想上重视风险防控,从操作上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提高客户经理的营销水平,打造一支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其次要培育合规企业文化。培育合规文化,要从总部高层做起,高层、特别是信用社负责人要主动合规、带头合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育员工合规意识,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杜绝违规现象发生,有效防范道德风险;进一步推进贷款核查制度。重点是核查贷前调查的真实性,特别是贷款用途的真实性。贷款用途真实性是控制跨地区、垒大户、借名等违规贷款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的重要措施。通过贷款核查,可以有效防范违规贷款,也可以对信贷人员形成威慑,从而有效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坚持柜面办理,增强贷款透明度。信贷业务必须坚持柜面办理,要充分发挥信贷专管的作用,在资料审查、借款人身份核对、贷款资金去向等方面严格把关,有效增强贷款办理透明度,把违规贷款扼杀在柜面。
创新信贷产品,分散信贷风险。不断推出新的贷款品种,改变以往单一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局面。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营业部推出汽车消费贷款,商用房按揭贷款,是不错的尝试。逐步提高抵(质)押贷款比例,缩小信用、担保贷款比例,分散信贷风险,全面提升信贷质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要合理界定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的责任。对违规贷款,发现一个重处一个,增加违规成本,要让违规人员付出惨重代价;对责任贷款,按照“尽职免责、失职追究”原则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催收不力、保全不及时等失职行为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责任,并按赔偿标准赔偿贷款损失;触犯法律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
严控顶名贷款切实提高警惕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注意公司的股东顶名贷款给公司使用或他人顶名贷款实为公司使用和别人顶名贷款给个体工商大户使用的情况。这类贷款应该说即有先前明知的,也有通过贷后检查发现的,同样也有贷后检查难以发现的。这些贷款存在着信贷人员主观上早已知晓而发放的,也有其根本不知晓而发放的。从主观上知晓而发放的这类顶名贷款来分析,大部分办贷人员感觉其顶名的贷款风险较小,认为不会造成损失,缺乏应有的制度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并存在监督制约环节乏力的现象,甚至是不以为然,而另一类是信贷人员其主观上根本不知晓发放的顶名贷款,往往是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在采取顶名过程中策划的较为慎密,从表面上很难发现借款人在贷款后给他人使用,并且真正察觉到系顶名贷款后,往往在核实过程中顶名者也会自圆其说其是自愿贷款给他人使用的。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顶名贷款的几点建议:加强学习教育,引导信贷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信贷操作规程和法律、法规,提高对发放顶名贷款的危害性认识,让信贷从业人员明白发放顶名贷款不仅仅是违规的问题,而可能违法这样一个高度来严肃对待;适当提高经营较好、规模较大、资产较多、效益较高农户、个体工商户贷款的额度,从而有效避免顶名贷款的现象;对已发现和已暴露的顶名贷款采取循序渐进的清收战略,能收回的逐步收回,能够落实到实际使用者名下的,只要条件允许并符合规定的可予以落实;下大气力从严控制新增顶名贷款,堵塞各环节上存在的漏洞;加大“三查”力度,对新增贷款从贷前的调查、贷时审查到贷后的检查,及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借款人贷款的申请和使用情况,并着重在调查时把好关,做到关口前移,从而有效避免调查不实、审查失真和贷后检查流于形式出现顶名贷款的现象;加大检查、监督力度,通过各种检查及各环节的有效监督制约,堵塞贷款管理中出现发放顶名贷款的漏洞;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的力度。对顶名贷款实行新老划段,对原有的存量顶名贷款实行限期整改,限期清收,从轻处罚或免于处罚。对新出现的顶名贷款已经查实加大对相关责任人员的追究力度,实行从重处罚,从而有效避免顶名贷款前清后增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