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作文讲座:维度思维概论五下作文

时间:2024-07-04 10:19:44 作者:小编 字数:10100字

维度和方法

高中作文素材与思维指南

俗话说:没有思考就没有写作。可见思考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写文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考过程。写作训练,本质上就是思维训练。训练好思维是我们写好文章的起点。

然而,思维是无形的,无形的,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它显得有些模糊,难以把握,那么,我们该如何训练它呢?

要想训练思维,首先要了解写作过程中思维的特点。人的思维有时候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但落实到文章中,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中,它也有自己的维度,就像物理空间中的物体一样。因此,把握思维的维度或许是我们实施写作训练的有效途径。

1.什么是维度思维?

在讲维度思维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老师们都比较熟悉的另一个概念“角度”,然后再讲解维度思维与角度思维的区别。

视角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视角最初是一个数学术语,后来被引申为看问题的出发点,思维活动的切入点。虽然是出发点,但是由于事物的复杂性,每个人看问题的出发点往往不同,因此得出的视角也不同。而且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就像盲人摸象,摸到腿就说腿,摸到头就说头,并不能保证对事物的分析是客观全面的。

这就造成了教学中的两个问题。由于看问题的视角是主观的、任意的,甚至是“无限的”,我们无法保证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得通”。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起点都不一样,教师基于自己的思维起点、思维路径、思维方法给出的讲解往往不能“真正”启发学生有自己的思维起点、思维路径、思维方法。因此,学生只能徘徊在教师思维探索出来的“旧知识”中,而无法生成“新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授人以鱼”,教学的结果只能是“你说得对,但我不知道怎么做”。

维度就不同了。维度这个概念来自物理学,是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物理学中,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维度有四个,即“点、线、面”空间三个维度和时间一个维度。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角度是主观的、任意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一个事物可以从无数个角度去分析;但维度是客观的、固定的、有限的,跟我们的思维范围有关。有多少个类别就有多少个维度,维度不能随意增减。

既然维度是客观的、固定的、有限的,那么思维的维度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人们在思考、探究一个问题或一件事物的时候,有三种思维模式,即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一种拓展思维的训练,强调思维的广度与概念间的联系;纵向思维是一种深化思维的训练,强调思维的深度和对概念内涵的进一步阐释;逆向思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强调思维的否定能力,站在概念的对立立场上进行假设,反驳相反的概念,从而反过来证明概念的正确性。

为什么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人类认知思维的三个维度呢?因为“横向、纵向、逆向”是人类构建时空的基本思维方式(“横向”和“纵向”来自于对空间的感知,“逆向”来自于对时间的感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维度”。

2、为什么要强调维度思维?

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立体思维”?因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两面性”问题。

“两面性”问题,是指作文主旨与素材看似和谐,实则割裂的情况。由于主旨与素材割裂,作文看上去杂乱无章,缺乏整体感。翻看近期的考试作文,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的作文经常“可玩性十足,但远看不值得一看”。如果集中于段落,观察细节,还算过得去,也不乏值得关注之处。但一旦放大整体,远看就会发现,整篇文章逻辑混乱,前后文衔接不连贯,引言经常前后矛盾,内容不清不楚,词句重复,简直就是“一团乱麻”!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日常的写作训练。也就是我们在准备写作考试的时候,经常会以碎片化的方式看待问题。结构有问题,就讲结构;材料有问题,就补充材料;语言有问题,就练语言。这种标本兼治的方法,确实能“止痛”。

五下作文_五一作文_五一作文500字

但是,写作犹如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任何局部的问题,本质上都是整体的问题。正如《文心雕龙·赋慧》所说:“以情为气魄,以事义为骨髓,以词色为肌皮,以语韵为声韵。”意思是文章要以思想感情为主线,以内容事实材料为骨架,以文章词色为肌皮,以语韵为声韵。又说:“若失了主线,则词味杂乱,意义不通,文体偏颇。唯有明白了道理,文字自然就会连贯起来,如胶粘木,豆粘连。”

意思是说,如果文章中各个线索失去了控制,则词味就会杂乱;如果文章意义线索不通畅,则文体就会显得枯燥。

可见,文章的“局部问题”归根结底是“整体问题”,整体问题归根结底是思维问题。如果不解决整体问题,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局部,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作文训练变成了摘录训练,写出来的考试作文都是“外金内烂”的无根之作。

3. 如何通过立体思维训练写作

要想通过立体思维训练写作,首先要思考思维与作文的关系。作文既然是一个“生命体”,那么它里面的思维就是它的大脑,结构就是它的经络,材料就是它的筋骨血脉。大脑统领全局,连接“经络”,最终将精神注入“筋骨血脉”。所以,思考思维与结构的关系,是进行立体思维训练写作的起点。

那么,思维与结构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如上文所说,人在推理时,思维逻辑只有三种,即“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也就是人们思考和认识事物的三个基本维度,在作文中表现为,即作文的三种基本结构:“平行、递进、对比”,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这三种思维方式,即人们思考、认识事物的三个基本维度,在构图中就表现为“平行、递进、对比”三种基本的构图结构,它们相互对应。

平行结构体现的是思维在平面上的铺展和扩散,是横向思维的典型表现。这种结构就是把中心论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论点,平行叙述事件,以说明道理。在形式上,平行结构具有句式工整、层次分明的特点;在内容上,平行结构侧重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心论点,具有铺展之美。

递进结构体现思维经过多个平面、由表及里的展开,是垂直思维的典型表现。这种结构按照事物或原理的发展规律和逻辑关系,逐层排列、组织材料,层层递进,层层深入递进。其特点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富有逻辑效果,符合读者的接受习惯。

对比结构体现的是平面思维的逆向展开,是由黑到白的结构,是逆向思维的典型表现。这种结构又叫正反对比结构。在主体部分,提出正反两方的论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结论体现在论证方法上,体现了逆向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至于其他结构,如“要点、正面、负面、深度、联系、概括”,分解下来,“正面、负面”是逆向思维,对应“对比”结构;“深度”是纵向思维,对应“递进”结构;“联系”是横向思维,对应“平行”结构,无非是这三种基本结构的结合而已。

学生在积累材料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只注重材料的数量,而忽略了材料的维度。结果,他们积累了太多某一类的材料,而没有积累另一类的材料。例如,在积累“感动中国”的材料时,他们只积累了感动中国的人的事迹,却从未在维度上对材料进行分类、整合、思考和提炼。他们没有横向地把“感动中国”的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也没有纵向地思考感动中国的人为什么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中国;也没有从逆向思维入手,去收集、整理引起全国公愤的“不感动中国”的人的事迹。他们写出的文章自然是肤浅的,与文章的结构不相符。

结构是思维的体现,是文章的重点,是文章主旨的直接表达。如果与文章结构不对应,那么无论你如何努力抄写,在考试中,那些你费尽心思收集的金句都可能变得毫无用处,甚至根本记不住。因此,只有搞清楚结构与思维的关系,进一步从三个基本维度整合材料,才能让作文中的材料“丰富”,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堆砌”。

因此,解决学生作文“两张皮”的问题,不在于分解,而在于整合。如何整合?我们需要从思维入手,研究思维,把握写作中思维的本质特征,再用维度思维,从思维到结构,从结构到材料,从材料到语言,层层递进,把结构、材料、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治愈写作这门顽疾。否则,我们只能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乡村赤脚医生。

王涛

审题只是写好作文漫漫征程中的第一步,审题之后,应该如何进一步确立作文的主题与立意、选取作文素材、构建作文结构、组织文章语言呢?

乔老师在直播间和大家探讨了《立体思维通论:如何通过‘立体’思维打通作文材料和结构的任督二脉》。乔老师认为:写作训练本质上就是思维训练吗?写作教学的三大误区是:1、想到什么就写什么!2、脑袋里空空的,写不出来。3、写作是个人的事。我们进行有意义的写作训练,归根结底是通过写作的手段,窥探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