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阅读答题技巧与套路套路语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4-07-17 08:20:01 作者:小编 字数:26342字

回答段落阅读问题的一般原则:

(1)先读题目,再读课文。读题目时,要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重点”(即回答问题的关键点),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样读起来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2)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文章整体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准备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再仔细看题目,找到重点。

(4)答题时,如果具体问题涉及相关段落,要反复读这些段落;如果涉及整篇文章,要把整篇文章再读一遍。

记叙文写作的考点与技巧

1. 针对主题设置问题:

1、出题目的意义:从表层意义、深层意义、隐含的情感、主题等几个角度考虑。

2.问句的目的和功能:除了以上角度外,还要从结构角度考虑是否是线索。

2. 根据情节设定主题

1、概括事件:找出事件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结果是什么”的模式进行概括。

2. 总结部分情节

概括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原因、过程、结果。

思路:先把故事情节分成几个阶段,然后进行总结。避免把高潮误认为结局,或把过程误认为结果。

3.总结剧情的变化:

题型分三种:(1)有提示填空;(2)只填少量空白,无提示;(3)无空白,无提示。

思路:综合考虑全文大局,分析文章结构,将故事情节发展分为几个阶段,选取文中关键词或自行总结填空。

3. 根据人物形象设置问题

1. 概括人物

人物形象指的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而不是其外貌。

思路:从描写人物的具体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与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与陪衬手法等)入手,把握抒情、议论文句,运用赞扬(或批评)情绪,用积极(或贬义)的语言概括人物的优秀(或庸俗)的品质或性格。

2. 识别用于创建角色的技巧及其效果

思路:本句运用了...的描写手法(或写作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与陪衬手法等),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 评估角色形象

此类题目通常有两种:有模板的;和无限制的。

思路:(有模板,可以模仿模板的句式和语言风格)先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再进行赞美。语言要简洁、优美、有激情。

4.添加角色的心理

思路:首先需要明确人物所处的情境,以及此时他应该具有的合理心理内容。表达语言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隐性要求使用第一人称:要用“我”来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果用第三人称,就是在描写人物的心理。

4. 叙述顺序问题:经常考验倒叙和插入的识别和功能

倒叙的作用: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倒叙的作用:说明某件事,使文章更加详细,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丰满等。

5. 根据单词设置问题

思考:词语分析+内容+情感。

方法:联系词语的本义,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隐喻义、双关义);找出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确的部分明确起来;恢复隐喻、象征)。

语言组织:这个词的意思是……,强调(突出、写出)……,表达……的情感,或说明故事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或为后面的叙述描写提供合理基础。

6. 根据句子设置问题

1. 理解重点句子(功能)

思考:同时考虑内容和结构。

语言组织:这句话描述了...(内容),在结构上起到了...(引出后面的文字、衔接前后文、为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总结前面的文字、突出重点等)的作用。它有助于突出...(更贴近中心思想)

2.理解描述性句子(功能)

(1)人物描写句的答题思路与第3步、第2步相同。

(2)描述自然环境的句子

思路:这句话描写了景物的特点,营造了......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情绪。

(3)描述社会环境的句子

思绪:这句话描述了当时社会的特征,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并引出了后面的情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为后面的叙述做了铺垫)

7. 设置段落问题

同句子理解(功能),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

思考过程:本段写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面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段落之间位置不同,结构功能不同,表达语言也不同。

文章开头:介绍以下内容并为...奠定基础。

它创造了……氛围,营造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文章的中间:它连接前一篇文章和后一篇文章。它跟进前一篇文章,引出下一篇文章,并为...铺平道路。

文章结束: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突出主要观点。

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添加画龙点睛之笔并提升主旋律。

它呼应了开头,概括了全文,使得文章完整、完整。

8. 根据表达方式设置问题

对比、象征、以物喻心、以景抒情、先抑后扬、正反对比、并列对比、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末章显露思想、巧妙设置悬念、首尾呼应、伏笔对比

(1)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手法可以给所描写的事物赋予特定的意义,表达……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的作用:通过对比,可以凸显事物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

(3)对比(间接对比)手法的作用:利用次要的人或事物去对比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揭露、批评、讽刺人或事物,增强深度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先贬后扬效果:对被描写对象先贬低后赞扬,使上下文与背景形成对比,突出被描写对象,达到出其不意的感动效果。

(6)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主题突出。

(7)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并引发读者思考,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文章情节更加复杂。

9. 根据语言特点设置问题,答案可根据上下文、修辞等。

(1)比喻:用比喻生动地描述……的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人的特征、思想、感情和行为,从而使事物拟人化,取得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点,揭示本质,给读者留下生动、强烈的印象。

(4)排比结构:结构清晰,节奏鲜明,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有利于表达作者的强烈情感。

(5)排比:形式整齐,韵律和谐,互相​​补充。

(6)重复:强调某种思想,抒情性强,有感染力。

(7)反问句:自己提出和回答问题,可以吸引注意力,激发思考。

(8)反问句:态度明确,语气坚定,抒情性强【注:必须结合相关句子来分析】

10. 根据表达方式设置问题

记叙文常见的表现方式有五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解释。

(1)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阐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思想,抬高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抒情性作用:表达作者真挚深厚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1. 将主题设置在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观察话题、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本文叙述(描述、解释)……,表达(赞扬、揭示)……

12.做注释或填写阅读卡片。

1、发现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手法等。可从语言、情感、文笔、感受、联想等方面进行点评。点评时要多注意语言文采,可引用成语、名句,可运用排比、对仗等。

2、按要求查找原文,填写空白处,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有时用括号括起来)。

13.根据你的阅读经验或收获提出问题

看似是主观问题,其实是有倾向性的,你可以自由表达,但更要注意作者的倾向性和意图,站在作者这边,作者的意思才是最稳妥可靠的答案,他只是希望你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注意语言,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层次分明,简洁优雅。(可以引用成语名句,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

叙述性阅读测试题汇编(一)

(一)阅读《母亲这个词能给予什么》,完成14-16题。(共10分)

母亲这个词能给予什么

梁晓声

1我买的第一本小说是《青年近卫军》,花了一块多钱。我妈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一次向我妈要过这么多钱。可我就是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整天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2 我在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年轻的近卫军》这本小说,当时我家的坏收音机已经被卖掉了,被我的兄弟姐妹们吃掉了。

3、我到妈妈的工厂去要钱,这是我第一次到妈妈为我们挣钱的地方。空间很低矮,低得让人觉得压抑。厂房不到二百平米,墙面潮湿破旧。七八十台破旧的缝纫机一排排摆放着,七八十个年纪不小的妇女在缝纫机后面忙碌着。因为光线昏暗,每个妇女的头顶上都挂着一个灯泡。当时正是最热的夏天,窗户都不能打开,七八十个妇女身上散发出来的热气和七八十个灯泡的热气让我感觉自己仿佛身处蒸笼之中。那些妇女热得只穿着背心。毡线像厚重的褐色雾气,像无尽的雪花,飘浮在妇女和母亲中间。这迫使她们一个个都戴上了口罩。 面具上有三个实心的棕色圆圈,因为她们的鼻孔和嘴巴弄湿了面具,毛毡丝粘在面具上。她们的头发、手臂和背心也几乎变成了棕色,毛茸茸的棕色。我感觉自己就像穴居人时代的女人和母亲一样。

4 我茫然地扫视着那些女人,就是找不到妈妈。七八十台破旧的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你们找谁?”一个正在用竹篾敲打毡布的老人朝我喊道,但他没有停止敲打。这个毛茸茸的棕色老头看上去就像一只老公猿。

5 “找我的妈妈!”

6 “你的母亲是谁?”

套路语文阅读答案_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_套路文章阅读答案

7 我大声喊出了妈妈的名字。

8 “那儿!”老头指着后面的一个角落。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来到那个角落。我看到一个非常瘦削、毛茸茸的棕色背影弯腰伏在缝纫机板上。脸被周围几盏灯泡的热量烤得通红。

9 “妈妈——”

10 “妈妈——”

11a 母亲挺直了背,转过身来。在脏兮兮、毛茸茸的棕色面具上方,一双我熟悉的疲惫的眼睛惊讶地看着我。母亲的眼睛……

12母亲大声问:“你在这里干什么?”

13 “我……”

14 “如果你有话要说,现在就告诉我。不要耽误我的工作!”

15 “我…要钱…”我不想说“我要钱”这个词,但我却大声说了出来!

16 “你要钱干什么?”

17“买书……”

18 “多少钱?”

19 “一块五就行……”妈妈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一卷钞票,用干裂的手指指着。

20 旁边的一个妇女停下缝衣的活儿,凑到母亲面前大声喊道:“姐姐,别给我!没有人比你这个妈妈更好!你给他们吃饭,给他们穿衣服,送他们上学,还给他们书看!……”然后她又对我喊道:“你看你妈妈挣的钱多吗?你忍心问你妈妈要钱买书吗?”

21妈妈已经把钱塞到我手里,大声回答女人:“我们是他的妈妈!我很高兴他喜欢读书!”说完这句话,妈妈立刻又坐了下来,重新弯下腰,把头重新放到缝纫机上,立刻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22 那天我第一次发现,妈妈是那么瘦小,简直像个老太太了!那一刻我努力回忆妈妈年轻时的形象,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她年轻时的模样。

23 那天,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长大了,应该做个大人了。我为自己15岁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个大人而感到羞愧。我鼻子一酸,拿着手里的钱就跑了出去……

24 那天我用这一块五毛钱给妈妈买了一罐水果罐头。“谁让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你不是说要给我买书,我才肯给你钱的吗?!”

25 那天我妈骂了我一顿。骂完之后,她还凑了足够的钱让我买了《青年近卫军》……我觉得我没有权利用那笔钱买其他东西,不管是给自己还是给妈妈。从此,我有了我的第一部小说……

14.第三段为什么用这么大的篇幅描述车间环境?(2分)

15、文章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请从句子a或句子b中选取一句话,并作简要的评价。(不超过150字,5分)

16. 第25段为什么说“我没有权利用这笔钱买其他东西”?请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二)阅读叙述性文章《敲敲雪》 ,回答15至17题(共11分)

敲雪

①半夜睡觉时,突然感觉很冷。我想,也许外面下雪了。我蜷缩着身子,强迫自己重新入睡。不知道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屋前屋后传来尖叫声。我睁开眼睛,天已经亮了。照进屋里的光线又冷又暗。

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得睡觉,起身跑出门外。在屋檐下,我向远方望去,整个世界一片白茫茫,白得刺眼。慢慢移开视线,我看到了爸爸。

③父亲站在家对面的小路上,他的面前,是一簇簇积满雪的树枝。我知道,树枝托住了积雪,每到春天,那些树枝上就会开出一堆堆杏花、李花、桃花,色彩缤纷,犹如花海。花儿一天天凋零,尚未成熟的果实藏在绿叶中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红红的。父亲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有时不自觉地就走到树下。起初,父亲轻轻地折断树枝,在枝叶间寻找那些尚未长成的果实。偶尔发现一颗米粒大的果实,他就会小跑回家,向全家人报告这个好消息;后来,父亲踮起脚尖,痴迷地看着,痴迷地闻着,哪怕树枝在眼皮底下耷拉着,他也不愿动一根指甲,生怕吓跑了它们。 果子渐渐成熟,父亲便放下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护我们的“书”。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他收入,就靠它读书。果子上市的时候,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被,说是落下来的果子不会摔坏,还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他一分钱也没花,全都省下来了,刚好够我们读书一年。于是,每当我们盯着父亲扁担里那些饱满红润的杏子、李子、桃子看时,父亲总会拍拍我们的头说:“你们是不是馋了?吃不了,那是你们的书,你们不想读书吗?”我们都点头说:“我要读书!”“你们想吃吗?”“不吃!”我们都咽了口口水,使劲摇头。 从此以后,我们就把那些书叫做杏书、李书、桃书了。

④ 可是现在并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爸爸为什么看着那些积雪的树呢?我很疑惑。

⑤ 我走到爸爸身边,爸爸看着我说:“今天是星期天,你为什么不再睡一会儿呢?”

⑥我没有回答爸爸的问题,只是疑惑地问:“你看这棵树干什么?现在还是初春。”

⑦“真的还早吗?快到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忧郁的神色,“雪太大了,你看,好多树枝都折断了。”

⑧我仔细一看,果然,有些断枝掉在地上,或者横在树上,都被雪覆盖着,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见。

⑨“回去拿根竹竿来。”父亲沉吟了一会儿对我说。

⑩我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于是,我赶紧跑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的长杆。父亲站在树下,把竹杆伸到树枝上,慢慢地、轻轻地把雪一点一点地敲掉……他敲了整整一个上午,敲了几十棵果树。父亲回家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被他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他的衣服。我赶紧点了一堆柴火,父亲坐在火堆上,还在瑟瑟发抖。

11那天晚上,爸爸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12 “来吧,老师说了‘吉雪寓意丰收’,越重越好!”我说。

13 “我的孩子有进步了,好,我们走吧!”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连连点头。

14晚上,果然又下雪了。爸爸睡不着,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风声和草声。“睡吧,你怎么了?”妈妈不耐烦了。“你懂什么?这叫听雪!”爸爸的声音很大,传到了篱笆那边的我们耳朵里。我和哥哥咯咯笑着,笑爸爸的少言寡语。雪,你能听听吗?

15半夜,爸爸突然从床上跳起来,把我们惊醒了。我们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又听见树枝折断的声音,一根接一根,只好把雪敲碎了。”我们说太远了,听不见,只是幻觉,去睡觉吧。可爸爸不理我们,拖着竹竿,拿着手电筒就出去了。我们穿上衣服就冲出去,在屋檐下,看见树下摇曳着一束光。看了一会儿,我们太冷了,只好跑回床上。

16日天刚亮,父亲就回家了,把我们都叫醒了,高兴地说:“一根树枝都没断,你们又可以上学、又可以读书了。”父亲的牙齿直打颤,控制不住。

17第二天,父亲就病倒了。

18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夏天来了。杏子、李子、桃子比以前更大、更红。可是父亲的病却没有好转。我摘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子,端到父亲的床边,说:“爸爸,你尝尝吧,好甜啊!”

19父亲挣扎着站起来,把我手里的桃子打掉,生气地喝道:“谁让你吃的?这是你的书!你不想读书吗?”

20“是啊!”我大叫道,“我们都没吃,我就想让你吃一个,你的胃口真不好!”

21爸爸叹了一口气,把我拉过来,擦干我的眼泪,说:“捡起来,我吃一个!”

22 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子,眼泪突然从他的眼眶里流了出来。

15、阅读第四至17段,用词语概括父亲在雪后心理的变化。(3分)

16.所选文本第③段中插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文本中起什么作用?(3分)

17、结合文章内容,认真体会第18段“我摘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子,捧到爸爸的床前,说:‘爸爸,你尝尝,好甜啊!’”中的“挑”和“捧”字,并说明为什么好。(5分)

(三)阅读《春天的一天》,回答13至15题。(共12分)

春天的一天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远方的一位友人写信说:“今年我要尽我所能,把北京的春天吞下去”。

今年北京的春天来得特别晚,当我还不知道春天在哪里的时候,抬头仰望,蓦然看见黄尘中绿叶纷飞,柳絮飞舞,我才知道,在那厚厚的黄尘幕后,春天还没有出现,已经悄然离去。

世间万物皆是如此——

去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漫长,每天晚上我都独自坐在灯下,听着北风呼啸着拍打着窗户,听着小楼的摇晃,只觉得身子里、心里没有一丝温暖,所有的欢乐、热闹、力量、生命仿佛都被冻结,蜷缩在每一个细胞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等等,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然而狂风大雪,冬天的游行却出乎意料的漫长,仿佛没有尽头。有一天,我看见湖面上的冰软了,心里突然高兴起来,说:“春天来了!”那天晚上,北风卷起满天满地的黄沙,愤怒地打在我的窗户上,吹走了我心中的春天。有一天,我看见柳枝变黄,院子里的桃花盛开,可刚过中午,东南方的天空瞬间就布满了暗黄色的云层。随风而去,刚刚开放的春花被埋没在茫茫黄尘之中……

九十天过去了——我再也不相信春天了!几个朋友说:“我们去大觉寺看杏花吧。”虽然我心里从来没有听说过春天,但我还是跟着他们去了。到了关家岭,在尘土飞扬的风中,我们看到了数百棵杏树,花蕊凋零。当我们转向大公时,向阳的山谷里还有几棵红杏树盛开着,但已经枯萎了,不再开满红花和花蕊。

我想:让春天走吧!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很平静,但这份平静是三分悔恨,七分恨意。总之,我不再相信春天了。

四月三十日下午,朋友邀请我去瓜家屯吴家花园看海棠树,“幸亏天气晴朗”——现在想起来,那天是九十多天以来唯一的春天——而海棠树又是我最喜爱的,于是我欣然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但我觉得,如果香不好,我宁愿无香。我家院子里种了几株丁香、珍珠树,夏天种玉簪,秋天种菊花。种了之后,我又后悔了。这些花的香味让我头疼,又不能摘下来放在家里。所以在有香味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甜豆花和玫瑰。在无香的花中,我最爱的就是海棠。

海棠花是“欢而不淫”的淡红,是“悲而不伤”的淡白,在树的绿叶掩映下,像一个天真烂漫、健壮快乐的少女,也是造物主最得意的作品。

夕阳西下,我面向那些开满花的树坐下来。

春天就要来了!

这四棵海棠树在怀心堂前,北边的两棵较大,高出堂檐五六丈左右。花后是湛蓝的天空,一轮淡淡的半月俯瞰着树梢。这四棵树上,开满了千万朵娇艳欲滴的花,乱糟糟地开在枝头上……

你见过幼儿园的小朋友放学吗?从小门里挤出来一大群孩子,充满欢乐、活泼、力量和生命力。这一大群孩子散落在一片巨大的区域,定格在生命的季节里,仿佛永恒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辛勤耕耘的春天,那时的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

我对春天的恨意,现在全都消失了。我欣喜地抬头,看见了盛开的春天,奢靡的春天,灿烂的春天。似乎春天在这九十多天里,无数次的徘徊和回望,只为今天在这枝头上,欢快地、肆意地放飞自我。

看到恰到好处的景色后,我便告别主人回去了。这春天真有滋味啊!过了三四天,又有朋友来邀我去,我婉言谢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来不及。我知道,如果那时去,就是“落花似海愁”。春天如此萧瑟,没必要再去搅动愁海了。

虽然九十天只有一天春天,但我感觉自己得到了春天的报答,不再怨恨。只是满足,又有些遗憾,就像打架后找到对方的孩子,不禁化怒为喜,却又不愿立刻和好,只是背过身去,低下头,嘟着嘴说:“早知道你会来捉弄我,又来找我,当初为何要把我冻在那里?”

13、根据文中内容完成场景及作者情感的描写。(3分)

场景:黄尘→海棠花盛开

情绪:希望、失落 → →

14、作者盼望春天已久,但为何“只有一天的春天”就让他如此满足?(4分)

15、盛开的海棠树让作者感受到“春天的一天”。请从文中选出一句描写海棠树的句子,并作简要的赏析。(5分)

参考答案:

(一)10分

14.答案示例(共2分,每点1分,含义正确):

表明工作环境很恶劣,赚钱十分艰难;为后面的剧情做了铺垫,也对比了母亲不惜拿出自己血汗钱给儿子买书的善良与伟大。

15.答案示例(共5分,写的内容2分,写法2分,表达1分,意思正确):

句子一:表现了儿子对辛勤劳作的母亲的深爱。“背挺得笔直”表明母亲长期弯着腰,“脏兮兮的、毛茸茸的棕色口罩”和“一双疲惫的眼睛”凸显了母亲瘦弱的身躯和极度繁重的工作。儿子第一次知道母亲的工作状态,震惊不已,不忍心。每一句“我的母亲”,都表现了儿子对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辛勤劳作的母亲无限的怜悯。

b句:强调母亲忙碌的强度。“马上又”的反复使用和后面动作的单独描写,凸显了母亲工作的辛苦和强度,也表现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爱。他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母亲“坐下”、“弯下腰”、“把头靠在缝纫机板上”、“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心里充满了酸楚和怜悯。

16.答案示例(共3分,每点1分,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因为那笔钱饱含着妈妈的心血和汗水,那笔钱是妈妈给我买书的钱,饱含着妈妈的满足和期盼。

(二)

15. 忧郁、忧虑、快乐(共3分,每分1分,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16. ① 父亲非常喜爱、珍惜和照顾杏树、李子树、桃树。 ② 每年他用卖果实的钱来筹措我们的学费。

体现了爸爸对我们的教育的重视,也为后面爸爸半夜听雪、敲雪、骂我的情节做了铺垫。(共3分,内容2分,效果1分,只要意思正确就行)

17、“摘”是精心挑选,“捧”是双手捧着。“摘”和“捧”表达了我对“让父亲吃桃子”的重视。为了保住今年的水果收成,保证我们有足够的学费上学,父亲连夜打掉树上的雪,病倒了。我精心“摘”出最好的桃子,“捧”到父亲床边让他品尝。这两个词充分表达了我对父爱的理解和对他的感激与敬重。

(共5分,表面理解1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深层含义1分,语言表达1分。)

(三)

13. ①杏花凋谢;②哀痛、厌恶;③喜悦、满足

计分标准:共3分,每空白处得1分。

14. ①《春天的一天》华丽、奢侈、灿烂,使作者感到愉快、活泼、有力、充满活力。

②这“一天的春天”奖励了作者九十天的期盼,消除了他对春天的恨意。

计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

15、例一:“茂密的枝头上,乱糟糟地开着”这一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海棠花的繁茂,与下一句“春天在海棠枝上辛勤地劳作”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真实感受和喜悦之情。

例2: “它们在茂密的枝头上乱七八糟地开着”中的“挤”字,形象地描述了海棠花繁茂、密布的景象,引发了下文中关于孩子的联想,传达了作者快乐、活泼、坚强、充满生机的感受,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评分标准:共5分。找到欣赏点得1分,欣赏内容得2分,欣赏表达效果得1分,语言表达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