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栖灵蕴
佛说:心有多静,福有多深。在这炎炎夏日即将来临之际,有幸在邯郸市佛教协会的带领下访寻古寺,参学明师,复人心的本来无染,见自然的本来清净。
真身殿上碧云齐,
太湖金莲云峰西,
紫竹林中观自在,
禅雀相印不相离。
在湖州弁山东麓,一路蜿蜒而上,远离了城市喧嚣后,有一安然坐落在茂林修竹间的兰若,名为法华寺。南朝梁尼道迹禅师得法于菩提达摩后归隐于此,昼夜诵读《法华经》二十载,期间有白雀旋绕,状若听经,故又称白雀寺。“白雀听经”的故事传颂至今,法华寺历经千年兴衰,香火不断,吸引着无数善男信女远道而来,寻觅这一方寂静,参归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安宁。
拾阶而上,走进壮丽整洁的殿堂,点一支清香,俯身叩首,袅袅香火隔绝了世间纷扰,这一刻我们的身心亦回归了平静与祥和。在城市的喧嚣中忙久了,偶得这尘外一方寸,鸟语花香,于是在这花木扶疏间,在晨钟暮鼓里,放下烦乱的思绪,治愈疲惫的心灵,侦陶久违的寂静。
微风穿过山门长廊,吹起千年的银杏叶,泛起池中的粼粼波光,抚过重檐歇山的屋顶,唤醒飞檐翘角下的风铃,消失在了那宽阔的月台上。它经过的每一处都散发着空灵的东方禅意和中式的神秘韵味,真不愧是“八百里湖山第一人间”。
白羽流林外,
渡仙桥下篱,
九霄常做客,
会道断珠玑。
当我还在回味法华意境的妙趣时,北天目灵峰寺那一条条蜿蜒的走廊已在面前展开,行走在这古香古色的长廊之中,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这里的花朵简直是绽放到了极致,让人不禁想起“行到山穷水尽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令人惊叹的是,这里的花丛与水景融为一体,周围的石林和花卉完美的诠释了巧夺天宫的妙趣,四周很静,能听到那古镇的叹息和隐隐的木鱼。少了几分干扰,多了几分归田园居的意境,打开一本书,依靠在红漆亭柱之上,尽情到忘记了时间,贪婪的享受着这一块惬意的时光带给我的洗礼!
每一个走过身边的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而来,带走的却是心里最独特的专属于自已的感悟。而我,则是仿若感受到了我的前世与今生,千百年前这座寺庙的模样,在用自己的想像一一将他勾勒填满,这岁月的长廊,所经历的几世的故事。而后,走进更或只是走近,不知是如诗如画一般的水墨丹青,还是如痴如醉的秀丽风景,总之繁杂的尘世纠葛渐渐的变得很轻很轻,性空明灵的在佛光下,温暖前行。
中心庭院,花木水石,纳天地灵气,宛自天意。进入梵纲亭,便感觉到了清凉,三五好友静待一盏清茶的茗香。亭下的池塘里游着几条动态美妙的锦鲤,它们穿梭在画面之中,让人流连忘返。在夏日炎炎,还有一池碧水让人心感清凉,真是“一身疲疾到此休”啊。
不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亭。或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残荷亭;又或是沧浪亭、荷风四面亭、月来风到亭……亭,总能窥探到山水美意七八分,溢出人世情怀八九成。
在亭中,四面无墙通天地,近水远山、幽竹花径、枯石活泉,景语高高低低,好像提前有人设置好了视角,只有在此亭才有此景。在亭外,亭似寺院中的点睛之笔,没有了亭,自然好像也缺了些人文感,与我们隔了一层。有时,看亭之人也是一道风景。明末大才子张岱乘兴而起,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看到天水云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正当他眼中之景飘荡在我们眼前时,他遥遥一人拏扁舟,在风雪之中看亭,已然成为一道我们正在看的风景。我在亭子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我,这是亭的开放性赋予的诗意。但事实上,亭子空与不空,它一直在那里,像极了实相无相,无所不相、缘起性空,性空亦空的觉照与妙理。此时仿佛有些明白藕益大师为什么择此处注述《梵网经合註》及《灵峰宗论》,于是移步易景,来到藕益大师的灵骨塔前,内心的肃静与敬意不禁油然而生。
灵峰派创始人藕益大师系中国佛教史上著名人物,净土宗第九代祖师。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宇,出家剃发后法名智旭,字藕益,别号“八不道人”。他雅爱灵峰,人朴景幽,33岁有偈语“灵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以后三次归卧灵峰,长达十年之久。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在灵峰圆寂,弟子奉建骨塔于大雄宝殿西侧。塔后西北方生了一颗很大很大的树,仿若是祖师伸出来的臂膀、散发出来的光芒,护佑着一方水土,护念着当来的众生。
大自然的美妙在于邀请我们用崭新的视解,重新走进它,来发现我们自身的状态,以行走、以停歇、以感知,召唤我们觉醒人生,正视自己。时时与天地对话,时时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以楷定人生方向,畜满能量,砥砺前行。
旅途,总是要走过一片片风景,总是要走过那些陌生的城,总是要唤醒风景或是被风景唤醒。回眸这几日的洗心旅程,抹不平的是对那千年积淀下来的气息的感动,是那曾经寒暑窗前的烛光下的背影。
来源:邯郸市佛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