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云淡风轻的》学校参访随笔

时间:2024-05-02 10:57:01 作者: 字数:5343字

到北京参访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久负盛名的北京市育英学校,映入眼帘的是立在显眼处的碑墙,上面赫然写着大小两行毛体字“好好学习”,听向导老师讲解,才知道原来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女士曾是该校学生,“好好学习”是毛主席亲笔所书,我不禁肃然起敬。

暖阳下,遇见最美的春天

接着我们参观了校史馆,深厚的历史和历届校友的成就着实令人震撼,似乎只有“高大上”的形容才能与之匹配。我暗忖:这样的学校,它的教学理念该有多宏伟!校长的气魄该有多大!

而在听了于会祥校长的一席话后,我感觉猜错了。于校长低调且和蔼可亲,一开场就说:“教育是云淡风轻的”。一句话直接撞开了我内心那扇被压住的门。

他接着说,教育不能浮躁,不能功利;校长不能表面一套,底下一套……自始至终,于校长保持着难以言说的、从精神深处透出来的自信,这种自信绝不是来自于他所处的平台,而是来自于他对教育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这些年我走过许多学校,听过许多校长讲座,领略过许多宏伟的教育蓝图,而以管理日常的一两件小事情作为主要内容的讲座还是头一回。于校长打开OA办公系统,登录自己的账号,将管理日常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我们面前。

他首先展开的是一个教育故事:一个高年级的同学在放学的路上帮助自行车坏掉的学弟,一位路过的教师也热心地参与进来,就这样一件事,于校长从不同角度进行评点,其中包括:穿校服的重要性、互相帮助的重要、坚持“寻宝乐”活动(育英学校一个跨年级活动)的重要性……接着于校长将这个教育故事及评点通过办公系统发送至全校教师,并要求回执。

利用教育故事进行管理,是何等新鲜和智慧!在我看来,它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它不同于上级下达要求,避免了生硬和枯燥,使执行者在不自觉间达成认可,发自内心地执行;其次它是一种有温度的“命令”,执行起来不存在“服从”的意味,反而像是一种正能量的释放。育英学校先进的管理在这里可见一斑。

据于会祥校长透露,他将出版专著,且是唯一的专著,他本人对出书并不热衷,所以一直等到要退休了,才想到出一本总结性的著作。在我的印象中,像他这样的校长本应著作等身,而他却罕见地“述而不作”,跟那些刚上任两三年就疯狂输出的校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如他所说的:“不要理念满天飞,党的教育方针就是理念,即德智体美劳。”

接着我们参观校园。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政涛教授指出,“环境即课程,环境具有影响人、改变人的教育价值。”(《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那么,如何让环境凸显育功能?很多人会认为大量地投入金钱才是不二法门,而育英学校给出的对策是“用心”。

在参观校园时,我在草地上看到一截枯萎的断木,涂上了黑漆,旁边附上四年级某学生的一段文字:“……它的生命被时间带走了。我在伤感的同时,深刻地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时间对每一个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内,收获却不同……”多美的文字!多哲学的思考呀!在很多成年人都浑浑噩噩的当下,一个孩子已经由一截断木引发了许多遐想,进入了哲学境界。可贵的是,这一截断木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银子的,而是某一天被一阵大风刮倒的、差点就被当作废柴移走的一截柳树。由此可见,挖掘环境的育人功能,金钱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用心”才是钥匙。

于校长说过,衡量一个学校的价值高度,要看这个学校对待特殊儿童的态度。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我就发现了一个“特殊儿童”的一篇习作,这是一篇关于“时间去哪儿了” 的论文,文中一一列举了人类各个时期关于“时间”研究的科学成果,作者对这些科研成果理解的深度,让人无法相信他只是一个六年级小学生,后来该学生以高分考入重点高中自不在话下,也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篇习作下面,还有一篇读后感,是该学生的同学写的,他的评价是:“他是一个智商高,情商低的人”,他会“趴在地上,然后突然跳起来说:‘我在研究地表的氧气浓度。’”“就算他的情商比常人要低一些,但是我们没有资格去嘲笑他、侮辱他。”

每个学校都难免有个别所谓“智商高、情商低”,甚至“智商低、情商低”的特殊学生,而育英学校很乐意去正视和包容这样的学生,并通过氛围向学生传递一个道理:要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就是一个学校所应该具备的人文关怀。罗素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可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接纳异己?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先具备正确的认知,才能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

半天的时间很快过去,离开学校的时候,有种满载而归的幸福感,感谢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谈心博士的精心组织,感动!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