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8 10:34:02 作者:皮皮侠 字数:23388字

教学设计是作为教者,基于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分析,而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课程评估等做出系统设计的一门学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本站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认识平年闰年》的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以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第19页2004年二月和2005年二月的年历卡,让学生观察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天数相同吗?

2、指出:2004年2月有29天,而2005年2月只有28天。

3、教师:可见2月份是非常特殊的月份。我们把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叫闰年。(板书)

二、师生探究。

1、出示第19页1997~2008年2月天数的年历卡,让学生说说哪些年份是闰年,哪些年份是平年。

2、如果不知道2月份的天数,怎样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找到了规律就知道了。

3、再仔细观察刚才的年历卡,你发现闰年和平年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

揭示: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板书)

4、介绍: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方法:用该年的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即为闰年,有余数的即为平年。

如:1994÷4=498……2(平年)

1996÷4=499 (闰年)

指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5、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三、计算全年天数。

1、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因此平年全年的天数与闰年全年的天数相同吗?

2、你会算一算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一年有多少天吗?

3、组织交流,师板书: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四、了解季度方面的有关知识。

1、引导学生读第20页第4题的要求,谈谈自己对“季度”的了解。

2、师介绍有关知识。

3、指导学生计算第一季度的天数,学生独立计算后三个季度的天数。

4、反馈交流。

五、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结合本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六、全课小结。

说说本课自己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后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篇二

鲁迅先生逝世于1936年10月19日,距离今天已有72年了,鲁迅的文化、鲁迅的精神值得我们去秉承,人教版和浙教版都安排了这篇课文。由于时间的距离,时代的变迁,给学生走进文本,走进鲁迅先生设置了重重困难。于是我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的学习,对鲁迅是个怎样的人有了一点印象。那文章怎样切入,成了关键。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以学定教,处理教材

课文一共写了鲁迅四件事,笑谈《水浒》,教育青少年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谈“碰壁”,看到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两件事都有含义深刻的句子,而后两件事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表达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深沉的爱。根据学生由易到难,有理性到感性的认知规律。第一课时就安排学生学习后两件事。抓重点句子进行阅读感悟,入情入境地进行朗读。

第二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个环节继续学习另外两件事,通过第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对先生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第二个环节链接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写的《有的人》这首诗,通过朗读让学生明白只有像鲁迅那样心怀人民,心怀祖国的人,人民永远怀念他。第三个环节,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这是一篇采用多件事写人的好例文,而且全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和果因的段落结构来布局谋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最后落实练笔。

二、以情切入,感悟鲁迅先生的博爱

课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9周年时写的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以周晔的泪切入,通过抓重点句的阅读感悟,感受到鲁迅先生的博爱,从而引出车夫、阿三的泪,再通过链接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引出千千万万劳苦大众失去深爱的鲁迅先生的泪,最后感化为我们的泪。让学生很自然地走进文本,走进鲁迅先生。

三、引导读书,扎扎实实

1、引导学生根据段意抓主要事件来概括小标题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去阅读把握篇幅较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插图和各种背景资料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3、阅读写人的文章,可以抓人物的神态、动作来揣摩人物的内心。

4、引导学生写批注等读书方法。

教后反思: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几处细节没有处理好。如阅读感悟救助车夫的感人情境时,预设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插图,通过天气的描写和时间的变化,进一步感受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关爱,但走进文本过于肤浅。应让学生明白环境的描写也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品质。

课堂教学是一个遗憾的教学艺术,聆听了学校语文教师们中肯的点评,作为执教老师获益匪浅。认识到只有在课堂这块教学的沃土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快地提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内容。)(明确目标)

[评:通过复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评: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和小标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本站●(人想得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

预设: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读有关语句。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评:这三个段的教学紧紧围绕着中心句展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外收集的资料,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三、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

第三课时:

一、激情引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评:伯父关于鼻子扁平的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篇四

1、知识与技能:

⑴会写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⑵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⑶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⑷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

出示小黑板:

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内容。

(明确目标。)

(评:通过复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

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⑴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⑵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浏览一遍:

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

总结归纳段意。

(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

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

板书: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评: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和小标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读课文

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评:从总体上入手把握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为后面深入体会找准了一个切入点。)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提出自学要求:

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

预设:

⑴谈《水浒传》部分。

(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关心子女

指名读有关语句。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

(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⑵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

(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⑶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评:这三个段的教学紧紧围绕着中心句展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外收集的资料,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三、总结

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

(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

第三课时

一、激情引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

(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

(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评:伯父关于鼻子扁平的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评:最后读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在配乐朗诵诗歌中,尽情抒发对先生的爱戴之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4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