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15 05:05:10 作者:天下 字数:2217字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多少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是为将来学习多位数这类题型打下基础。本课中,学生对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理解有一定难度,可以通过提供画图、操作、摆一摆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量关系,沟通与原有经验的减法模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解决比多(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几”的问题,还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来解决,减轻了学生负担。教学中,设计具体方法与策略的呈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题型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决策略。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一一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

3.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感知模型

课件出示复习题:

(一)比一比,说一说。

1.

2.

教师:这两组题中,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看出来?

学生汇报可能会说:题1中物体个数较少,能直观看出○多,△少。可以表示为5>3,也可以表示为3<5.

第2题,苹果和梨比较,苹果比梨多,多4个,引导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完整表述,并能用两种方法说出比多和比少的关系。

如:比多,表示:8>4;比少,表示:4<8。

(二)摆一摆,比一比。

教师:有红色圆片10个,蓝色的圆片8个,你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吗?

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直观看出谁多谁少的关系。

学生汇报,直观展示,完整表述。

师生小结:在比较两个物体多少时,最好分成两排,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能感受这种方法直观明晰的优点。

【设计意图:设计两组复习题,从直观判断,实物操作,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也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

(一)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玩套圈游戏)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课件出示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小雪:我套中7个

小华:我套中12个

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谁和谁比?怎样清楚看出谁的多?谁的少?

三、自主探究,构建模型

教师:想一想,我们在比较两种物体多少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

(一)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汇报结果,可能会出现:(课件预设)

1.圆片或小棒摆出:

2.画图:

3.线段图雏形:

4.直接列算式。12-7=5(个)

(二)比一比,说一说

师生交流。分析各种方法,引导补充,完善图示,便于清晰理解。

教师:方法1、2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一一对应法)小华的12个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看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一对应中相等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师可指出多的部分圈起来,完善图示。)

师生共同分析方法3,用两条线长短不一的线表示小雪与小华套圈的个数。方法类似1和2,只是表示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把多出来的部分用大括号和问号方法表示。

教师肯定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数学思考,能联系旧知运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形成策略

1.分析数量,理解关系

教师:从图中看出,我们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在图中哪一部分?

通过图示再次理解问题,标画条件和问题,建立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理解用小华12去掉与小雪相同的7个,多出的那部分就是要求的问题。

2.列式计算,意义建构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12-7=5(个)

教师追问:“7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指着图说,表示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小华中也有的那部分。)

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3.变式思考,突出转化

教师:我们解决了小华比小雪多5个的问题,那么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怎样解决?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换一种说法:(课件出示)“小华比小雪多几个,也可以说小雪比小华少几个”。

结合图示,(课件闪烁比少的部分)说出比少的部分与比多的部分相同,再次理解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2-7=5(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的方式理解数量关系,建立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理解,从而获得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变式练习运用转化思想,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理解。】

(四)回顾反思,强化步骤

1.验证结果

教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或者说小雪比小华少套中5个”这个结果正确吗?(课件出示问题)

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可能会说:从图中看出多(少)了5个;12个去掉5个就和7个一样多;7个再增加5个就12个。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予以肯定。

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分析信息时,怎样表示个信息的数量?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了解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分析理解,能直观看出多少,根据多少的数量列出算式;解答的结果可以用反过来思考的方法来检验。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让学生感受到有效画图策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体验成功

(一)教材2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用圆片摆一摆,圈一圈。列出算式,全班汇报。

(二)完成教材23页第9题。(课件出示)

尝试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先分析信息,理解数量关系,第(1)题直接列式计算。第(2)题让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不唯一具有开放性。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比多比少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问题诊断:

对于学生画图分析数量关系,并没有案例设计中那样规范,教师该如何引导分析?还是以教材中的图示分析为主?

学生尝试摆一摆时,都会用旧知一一对应方法进行比较,能直观看出5个,觉得这题难度不大。在这样基础上,教师还反复进行图示讲解,主要注重比较时多出部分或少掉部分都应在去掉同样多的基础上,理解减法的意义,逐渐培养学生规范画图,在学生原始图示上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培养学生养成各数量和问题在图中表示出来的习惯,是为将来学习线段图和其他方法奠定基础。这个环节看似简单,相关的数学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师要肯花时间,给学生空间,讲解中源于本课教材知识点,从学生思考的角度出发,逐步形成一些数学思维,为后续的数学发展做准备。

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本内容是学习十几减9、8、7、6之后一课时,是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练习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时学生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由观题到心算,不再直观演示,操作分解,由所学的方法自主迁移、类推到本课学习中,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选择一种较熟练的方法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练运用“想加算减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2.通过几个层次的计算练习,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迁移、类推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数字卡片;学具:自制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孕伏探究的基础

(课件动态出示)复习题:

(一)开火车。

9+3=15—8=17—9=13—7=12—6=

4+7=12—9=11—8=13—9=14—9=

请一个小组轮流进行口算报答案,其余学生评价。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计算方法。

(二)填数。

9+()=126+()=118+()=12

7+()=127+()=119+()=11

学生自己完成,记录答案。同伴交流,分享智慧,全班汇报。

教师:你能说说,你的同桌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奠定基础。同伴汇报,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想法。】

二、练习引入,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例4计算题。

12-5=□11-4=□

12-4=□11-3=□

12-3=□11-2=□

(一)尝试计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各列,记录在本上。

(二)汇报思考过程

1.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汇报,个别提问计算时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

“破十法”:根据学生语言表征,教师可相应板书算式;

“想加算减法”:学生说出会算加法算式的加数,利用减法的关系,得出结果;

“熟练直接背出答案”:看到这个算式中的被减数和减数,就能直接说出差是多少;

“一个一个数”:从总数里一个一个减,得到结果。

2.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算法,对于“直接背出答案”和“想加算减法”两种方法有相同点,在加法算式中会求一个加数,转化成减法算式就能就能想到要求的加数现在变成了减数,利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这样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体现简捷。

(三)算式比较,引入课题

教师:这两列算式与什么特点?与之前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针对每列算式中减法的变化,减数分别是是5、4、3、2,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引入课题并板书。

(四)尝试出题,同伴互查

1.教师:你能出这样的算式吗?

请每位学生尝试在本上出2题,让同桌计算,同伴互查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各自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出题,教师可以在每列原题基础上补充算式。如:12—6=、12—7=、12—8、12—9=

(五)题组比较,渗透思想

教师:比较例4中的两列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从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变化来说,无论学生从什么角度观察,教师适当给于肯定。

【设计意图:学生的计算方法已经形成,本课中没有借助操作活动直观呈现,思考过程的表征图没有体现,只是增加抽象性,以说的方式提高思维水平,注重计算方法择优快捷熟练,注重算式资源中数学思想渗透,培养推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抓住联系

课件出示

(一)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自主完成“做一做”的填数。

全班汇报,指名回答。教师追问:大家填数的速度都很快,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分析关系,创造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把上下两个算式为一组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突出体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在计算时多以“想加算减法”的方法提高计算熟练程度,使学生逐步达到由加法算式直接想出减法得数的要求。

(三)快速抢答,内化提升

根据学生对“做一做”题组的理解,加强学生用“想加算减法”的练习训练,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教师增加类似题组,让学生快速抢答。小组间相互出题,轮流抢答,掌握减法计算如何简捷。

【设计意图:此题的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优化计算方法,多组练习后,让学生逐步喜欢“想加算减法”并加以熟练,分析关系,发现规律,创造算式等方式是对学生应知应会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的提高。】

四、数学游戏,应用理解

(一)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游戏:送信(课件出示)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定学生计算,根据得数把算式放在相应答案的集合圈里。

(二)分类整理,渗透思想

(三)算式重组,思维提升

1.在进行分类整理以后,选择其中的一组进行观察,如15-6=17-8,引导学生发现两个算式中除了十位上是1,其他几个数都不相同,这样的算式还有吗?

课件出示教材17页的“思考题”。

2.引导学生对集合圈里的算式进行观察,是否有符合要求的算式,填写在书上。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可能会出现集合圈里已有算式进行的重组:

17-9=13-511—7=13—612—6=11—5

可能还有学生自己想到如类似“12—4=14—6”这样的算式,请学生判断这个算式出现2个4是否符合要求,应如何修改。

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习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利用20以内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题意,选择相对应的信息解决问题,能根据情境中数量关系分辨出多余条件,排除多余信息对解决问题的干扰。利用实际操作、分析理解,突出画图策略,解决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教学时,根据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以学生已知经验为起点,激起兴趣激发思考,促进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展开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注重学生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进一步体现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价值。

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2.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图片。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根据情境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经验

(课件出示)复习题

教师:小猴子吃桃子。观察这幅图,你了解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还剩几个”怎样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名回答,个别评价,促进交流。

教师:解答正确吗?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今天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一)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来踢球,

2.现在来了9人,

3.我们队踢进了4个,

4.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尝试列式,引发矛盾冲突

教师:你觉得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想法列出算式,教师板书。可能会出现:

16-9 16-4 16-9-4

教师:哪种算式是正确的?

(三)分析题意,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

2.摆一摆 。利用信息条,进行重组

(1)16-9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2)16-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3)16-9-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人数有关,与踢进的球没有关系。

师生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处,是多余条件。

3.圈一圈。把多余条件圈起来,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图提取信息,尝试列式 引发思考。初步感知解决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条件,明确与问题无关的条件是多余条件。】

(四)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画图策略,深化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到的条件和问题,除了用文字表示,还能用什么方式让大家看到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直观画图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设计画图表示方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呈现不同的画图策略,可能会有:

如果有错误的画图,可根据生成资源进行分析讲解。

教师:根据图,用什么方法解决?

【设计意图:明确条件后,再次让学生把条件和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图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问题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减法的意义,同时为列式计算提供表象支撑。】

2.列式计算,建构意义

分析图中表示各部分的表示的意思,明确数量关系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你能看懂这些图吗?画图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意思,现在解决“还有几人没来”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3.回顾反思,强化步骤

(1)验证结果

教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用加法验证,7+9=16(人),

语言表述:没来的7人加上 现在来的9人,一共有16人。

在表述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利用加法的检验的意识来分析,都予以肯定

(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分析信息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条件都与解决的问题有关?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文图有关,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好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如何准确理解题意,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升华认识

(一)教材第20页“做一做”。

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

(二)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2题。

此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

学生练习,同伴互评,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选择2道习题都是教材上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思考,脱离直观画图或操作,具体到抽象,掌握这类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遇到解决问题的数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你会分析解决的?

教学问题诊断:

画图中如果发现错误的图意,教师该如何处理?

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把与问题有关的条件表示出来,可能有学生不是很清楚该用什么方式,迟迟不能下笔;还有的学生会直接画出左边有9人,右边有7人,一共有16人,没有问题体现……,如果仅仅是抓住这样资源进行分析讲解,也许会有部分学生能明白进行修改(在老师辅导下修改),但是花费的时间影响后面环节正常教授,影响既定的目标。

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4

教学课题: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9+( )=15 9+( )=18

15-9=( )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第一组植树8棵,第二组植树9棵,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你能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说出一个减法算式呢?说说这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表示的意义吗?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练习二的第9题。

2、完成第12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5

教学课题: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破+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三篇

★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教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在街上》教案教学设计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采松果》优选教案模板三篇

★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及口算技巧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教案三篇

用户评论

陌上蔷薇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把退位减法的核心概念讲解得清明白白,孩子听得也真懂啊!我家儿子就上了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有时候会闹点脾气,现在有了这个方案,我觉得他的学习态度好进了不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这篇教学设计真贴心,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而且步骤很清晰,家长跟着就能帮助孩子理解退位减法。我家宝贝以前加减法都觉得是考试才能用,这下有了这种生动的练习方式,他对数学课更有兴趣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歇火

这个教学设计的实例应用太棒了!把抽象的概念融入实际的场景中,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感觉很有逻辑性。希望老师运用这个方案的时候,也能注意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不要着急。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麝香味

我女儿今年刚上一年级,看到这个设计真是太好了!之前她对数学没什么兴趣,但是这个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听起来就很吸引人,我觉得能激发她的学习兴趣。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电子版的教学软件,感觉比传统的书本更有趣味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退位减法确实挺难的,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篇设计方法很有创意,特别是用玩具进行互动学习,可以更容易让孩子理解操作步骤。不过我觉得应该增加一些不同的难度级别,以应对不同程度的孩子们学习需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的爱豆是怪比i

讲真,退位减法确实太抽象了,这种教学设计虽然看起来很新颖,但是我觉得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更需要直观、生动的形象来理解。建议再多加一些图画或者视频辅助讲解,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掌握概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这个教学设计让我对小学数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公式,更要注重方法和思维的培养。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进步!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退位减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教学设计确实能够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掌握技能。但是我认为,除了游戏化学习,还需要更多传统的模式,比如口算、笔算等,才能全面提高孩子的数学综合能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我觉得这篇文章把“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强调得很到位!老师在课堂上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和耐心感染孩子,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希望我的孩子也能遇到一位这样的好老师!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又落空

这个设计方案很不错,可以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更好地理解退位减法。但是我认为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只局限于游戏的学习模式。毕竟真正的数学思维需要锻炼和实践。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爱剩女

小学一年级的教学确实要特别注重趣味性!这个退位减法的教学设计很有创意,可以用在家里帮助孩子巩固数学知识。希望以后还能看到更多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我总觉得现在学习环境太依赖电子产品了,有些传统方法却被忽略了。例如,还可以利用积木来进行退位减法的教学,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字关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羽墨安

虽然这个方案很有帮助,但我觉得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速度和特点,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很羡慕现在的孩子们有这么有趣的数学学习资源吧!我小时候学习数学就是枯燥且乏味的教材,完全没感受到乐趣!希望这个设计能够让更多的孩子爱上数学学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我很赞赏作者对教学设计的用心和创新。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这位老师则将游戏化的学习融入到了数学教学中,很好的引导孩子探索数学世界的乐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这个设计太有创意了!可以用积木进行退位减法的练习,这真是太生动有趣了!我也想试试用这种方法教我的孩子数学,看他会不会更加感兴趣学数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我觉得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计算基本能力,而不是直接就教偏复杂的“二十以内退位减法”。 建议可以从简单的加减法开始,逐步提升难度,让孩子们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波映月

小学教育真的要注重快乐学习的氛围!这个教学设计很好的结合了游戏和学习,相信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心去思考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