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范文3篇

时间:2024-01-20 03:59:57 作者:皮皮侠 字数:17179字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精选说课稿范文3篇(英语说课稿范文),以供参考。

精选说课稿范文1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二年级(水平一)的投掷教材原地侧面投掷沙包,它符合水平一学生认知能力差、好玩、好动、好模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通过学习,能够发展学生身体柔韧、灵敏等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与平衡能力。

  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的学生,他们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力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但是他们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力量等素质都比较差,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量的增加,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因此,本课我设置了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情景教学及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侧向投沙包的基本动作要求和方法。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正确的做出侧向站立、肩上屈肘、蹬地转体、快速向前上方挥臂的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重视安全的练习意识和习惯,以及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站位正确,肩上屈肘

  教学难点:掌握上下肢协调连贯用力

  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本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线,以学练为宗旨”的主题思想,特采用以:

  1、语言、情境导入法:教师创造一定的情境氛围,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欲望。

  2、模仿练习法:通过情景导入,学生自主模仿团身滚动的方法。

  3、讲解示范法:用规范,优美的示范动作,精简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前滚翻动作要领。

  4、表扬、鼓励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满足其张扬、自我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自主学练法、小组互助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去尝试体验,合作探究,养成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习惯。

  需要注意的地方:

  投掷教学,要学生练习按要求,以确保练习安全。要求学生自觉遵守练习常规,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练习场地设备,并在练习中表现出对同伴的尊重和关心,不妨碍他人参加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合作的关系。

  教学流程

  我分三大板块去实施本课的教学。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

  我利用自制沙包用沙包完成游戏来导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要把投掷本领学会,从而导出本课的内容,并且通过这些小游戏为投掷做铺垫。由此展现本课的教学内容——知道持轻物侧向投掷的动作要领、初步建立完整侧向投掷动作表象。

  第二板块:基本部分

  1、带领学生徒手练习侧向投掷动作。情景导入,投掷远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侧向投掷的步骤。

  2、教师示范、讲解侧向投掷动作,引导学生分小组练习。

  3、组织练习:利用情景练习投掷动作。

  4、组织学生展示,讲解互评。

  第三板块:结束部分

  1、介绍游戏“勇夺第一”的规则与方法。

  2、请学生示范。

  3、巡视,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

  4、放松练习。

  反思:

精选说课稿范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教师的4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相交与垂直》,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相交于垂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形象直观的线,自然引出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再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感受相交和垂直,便于学生的理解,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今后学习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形体的基础,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相交和垂直并能用三角尺画垂线;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过程,培养学生辨别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确定的教学难点为:能用三角尺画直线的垂线。

  二、说学情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基础上由于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的影响,学生对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很容易理解,但是在画垂线时可能会出现错误,操作不规范,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操作的具体指导。以形象促抽象,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突破难点,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将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垂直现象,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理解互相垂直的含义。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在探索中总结规律,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活动中,获得发展。

  四、说学法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本节课我会让学生在观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与交流,进行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解答,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理解新知,掌握和应用新知。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情境导入,引入新知;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强化训练,巩固新知;小结归纳,拓展新知;布置作业,内化新知。

  环节一、情境导入,引入新知

  上课伊始,教师用一根红色的线引出学生学过的知识点:线段、射线、直线,接着出示图片剪刀和红十字并提问学生:如果在这两幅图中抽出两条直线,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的两条线是相交的,老师接着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引出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相交

  首先,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刚才看到的两组图片,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相交的。相交的这个点就是它们的交点。接着课件出示没有交点的一组直线,教师提问:下面这两条直线相交吗?并提示将直线延长看看是否相交?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画一画后汇报,预测学生发现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了。教师给于肯定性评价后讲:其实两条直线看似不相交,但是延长后会相交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接着大屏幕展示情景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呢?预测学生回答发现高楼是梯形的形状,还发现高楼的两腰的直线延长后是相交的,最后教师总结: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两条直线的关系只是相交的一部分,直线可以向两端无线延伸,延伸后就相交了。

  活动二:认识垂直

  然后老师提示学生:直线相交后所形成的角有很多情况,让学生四人一组互相画相交线并量一量夹角,看看发现了什么。预测学生小组活动后,小组一发现:相交成的夹角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小组二发现:他们相对的角的大小还相等。老师给予肯定行的表扬后提醒学生:有没有发现一种特殊情况呢?预测三组学生发现:相交所成的角都是直角,四个角都相等。教师总结:这是相交里的一种特殊情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接着教师提问:你能得到一组垂线呢?提醒可以折一折也可以用直角尺画一画,组织学生同桌之间动手操作并展示,预测学生一利用折一折的方法,最后量一下折痕发现是互相垂直的,学生二用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画出的,教师表扬方法很好:用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可以很方便的画出垂线。教师指导画一组垂线的方法:先画一条直线;然后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对齐所画直线,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延长两条直线,就是互相垂直。

  环节三、强化训练,巩固新知

  在练习环节我将安排大屏幕呈现两道不同的题。完成后注重反馈中的交流,学生在反馈中品味成功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更好地促进对本节课难点的理解和应用。

  环节四、小结归纳,拓展新知

  练习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知识梳理,师生总结。让学生同桌交流汇报的形式完成小结环节。学生在小结中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环节五:布置作业,内化新知

  基于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在下课之后呢,我会布置两个小作业,第一个是课后练习题的第1、2、3题,第二是一个开放性的题,回到家跟爸爸妈妈交流今天的所学内容。

  总之本节课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不断的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等方法参与本节课的学习,以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带给各位考官清晰、直观的感受,同时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现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精选说课稿范文3

  一、悟透教材和学情分析

  1、这是小学二年级上册减法部分,本节教材安排了不退位减、退位减和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部分,不退位减直安排了一道例题,退位减法安排了两道例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利用全校卫生评比所提供的信息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的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下面我来说一下退位减法方面的,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8至1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2、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知道了从个算起,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因此在讨论计算方法时,学生可以通过知识迁移,利用学过的加法计算的顺序解答。

  二、把握目标

  1、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4、重 点: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5、难 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说教法、暗授学法

  1.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教师首先播放羊村开运动会情景图,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四、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的学习思路。首先创设羊村开运动会的情景,生,提出问题:喜羊羊比灰太狼多多少票?在学生尝试练习后发现:个位上6减8不够减,而学生前面所学的笔算减法都是够减的,这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

  五、巧设程序、环环相扣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羊村开运动会的情景图,并让学生找到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本身年龄小喜欢动画片,让学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学生遇到了困难:个位上6减8不够,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唤起,开始进入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退一当十及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3、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展开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生生、师生对话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