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浮山导游词(安徽浮山风景区旅游攻略)

时间:2024-06-15 10:16:52 作者: 字数:50432字

安徽浮山导游词

作者:陶根红、谷学姣

2024年6月13日

第一部分,礼宾、综述

各位嘉宾,大家好(行礼),我是小福子,很高兴与一起欣赏美妙而神秘的浮山......

独爱浮山好,

幽怀几度来。

空灵观不厌,

一洞一蓬莱。

欢迎来到浮山和白荡湖风景区! 我们有3个景区构成,总面积110.06平方公里,其中,浮山景区19.1平方公里,白荡湖景区86.89平方公里,白云岩景区4平方公里。

今天我们游览的浮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东北部、长江北岸的白荡湖之滨,素有"山浮水面水浮山"奇观,为历史上着名的游览胜地,是桐城文派的发源地。浮山,在1987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13年浮山摩崖石刻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评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20年随枞阳县整体入选"中国天然氧吧"。

浮山景区独有的五大特色(火山、佛道山、文山、圣山、金山)在途中我已经和各位嘉宾做了简要的汇报。从现在开始,落实到每个景点,和大家一起欣赏啦。浮山风景区现有六个节点构成:1、张公岩天池景区。2、会圣仙桥景区。3、金谷妙高景区。4、樯山景区。5、湖东水上休闲度假娱乐区。6、北后山生态森林花果景观区。由于后三个景区还在梳妆打扮之中,们今天的行程主要是前三个景区。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浮山风景区西大门的入口,正前方是枞阳县城市超级IP体验馆,右前方是浮山地质博物馆,大门楼正对面是在建的花园临水五星级宾馆。

第二部分,导游线路

【上午线路:枞阳县城市超级IP体验馆、地质博物馆→状元桥(院士墙)→王步文遗址→雷公洞→会圣石刻和寺庙(三宝塔、三候继美、朱洪武炮台、指月路)→莲花石→天池→观音岩→张公岩→百步云梯、烂柯石→海岛雪浪岩→下山,午餐。】

女士们、先生们,先请大家下车参观枞阳县城市超级IP体验馆。美丽的浮山与撰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先生有着深厚的渊源。老年吴承恩先生游历至浮山时,见到浮山上的奇山异景产生了创作灵感,完成了整部《西游记》的创作。为此,2021年,枞阳县政府联合功夫动漫共同打造首部3D大型动画连续剧《新西游历险记》,枞阳县城市超级IP体验馆,是以枞阳县城市超级IP为核心的沉浸式网红打卡空间。场馆共计三层,一层选取了动画的经典场景及网红打卡点,打造的一个沉浸式的体验空间。二楼为IP文创研发基地,主要以IP衍生品开发,目前已覆盖农特产品、服装、玩具、文具等多个品类。三楼为安徽功夫动漫总部,展现了功夫动漫十几年来的成长历程及全国合作的多个城市IP案例。虚拟现实的切换,不一样的体验,感谢大家的文明参观。

女士们、先生们,出门左行就是火山地质博物馆。馆内原来有三个展区,即展板展区、火山模型展区和演播厅。这里全面展示了:浮山的火山岩、其它地区的典型火山岩、与火山岩有关的矿石、火山奇观、火山学知识、通过火山模型重现浮山火山喷发的有关场景等等。现在进行升级装修,等完工时我会发出网络邀请,欢迎大家再来共同欣赏。

女士们、先生们,请大家站在博物馆门口,面朝东看,就是浮山的状元桥。在浮山近乎四面环水的古代,名流贤达大多从这里划船出入,诸多不便。直到清嘉庆十六年,慧莲禅师募造木桥,现在改建为单孔石拱桥。现"状元桥"三字,由中科院院士也是浮山中学老校友陆大道先生题名。在拜谒浮山的先贤大哲中,不乏状元及以上级别的高人,比如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张孝祥、方以智、张英、张廷玉、钱澄之等等。因此,当地一直流传着一句民谚"山浮水面水浮山,状元桥上状元郎",这就是状元桥的历史由来。如今,状元桥畔院士墙上的众多院士,直接激励着众多莘莘学子,每到毕业季就来合影院士墙、跨步状元桥、口喊"山浮水面水浮山,状元桥上状元郎,左清华右北大......向上!向上!向上!善!上!尚!"。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走过了状元桥,请大家向南看,我们会发现有一座小山峰象草帽顶一样。那就是戗(樯)山火山钟,当地人叫它"草帽山"。从科学上讲,它是浮山火山喷发结束期岩浆从火山管道中挤出而成的岩钟。

我们沿着戗山东边的台阶,穿过花圃的中心,就到了王步文革命遗址。

这里是浮山红色旅游的代表性景点之一。1927年,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战争失败后,上海、安庆等地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如王步文、周新民、朱蕴山、房师亮、任锐等都先后转移来到了浮山,他们在会圣岩农民吴富之(吴裁缝)家设立县委机关,以浮山中学为联格点、以岩洞为秘密会议场所,领导了桐城、庐江、舒城一带的农民运动,开办农民运动讲习班。这些学员后来成为革命中坚和骨干。王步文后来是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周恩来总理曾给予高度评价,1968 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军长朱铁骨时说:"浮山地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前哨,浮山中学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它是鄂豫皖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浮山在新中国成立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们沿着玉龙峰上行80米,右前方就是雷公洞了。雷公洞前有刻石如面盆大小的洗墨池,有栏坝蓄水的遗迹,岩右肩遇雨飞瀑,洞里有"丹井"2口,几幅各具特色的摩崖石刻。因雷鲤号半窗,所以该洞又叫半窗岩。这里就是雷鲤在浮山读书、修道的地方。据说他少时来浮山"留学",待到成人下山时,已是明代着名的书画家和诗人啦。在浮山会圣岩马蹄洞,就有他的一首名诗《纪游》,引起跨世纪文人墨客的和诗!就在出洞右行大约30米处,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会圣石刻长廊到了,这里相是一组罕见的天然岩洞走廊,洞洞相连,长约500米,洞壁内还遗存着200多块摩岩石刻,交相辉映。据史料记载,这里的石刻上至东晋,下至民国,字体形态大小各异。这里是浮山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国火山岩洞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

请大家沿途欣赏几幅有代表性的石刻。

"已从浮山来,更觉浮山好。万壑染秋云,乾坤怪未了。游人无古今,天风醉花鸟。我欲煮烟霞,呼童拾瑶草。"《纪游》这首诗,明代诗人雷鲤,写浮山的字字句句让人意犹未尽,引起了跨世纪文学大家们的和诗题刻【注:他的家乡在罗浮山,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罗浮山又名东樵山,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博罗县的西北部,横跨博罗县、龙门县、增城市三地,总面积260多平方公里,和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境内的西樵山是姐妹山。罗浮山的主峰是飞云峰,海拔1296米。其山势雄浑,风光秀丽,四季气候宜人,是中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岭南第一山"。是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岭南第一山。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曾把罗浮山比作为"粤岳",拥有九观,十八寺,三十二庵。北宋苏东坡曾在这里作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而使罗浮山闻名于世。葛洪,黄大仙,鲍姑,吕洞宾,何仙姑,铁拐李等神仙都曾留过胜迹】

雷鲤在浮山题写了这块石刻后,过了五十年,竟陵派代表作家钟惺和朋友林古度、程胤(yìn)兆来到浮山,在晚上举着火把,在岩壁上找到雷鲤的这首诗,于是三人各作诗一首,就刻于雷鲤诗的左下方……到了清代,桐城县令周先生也和诗一首"画工画不就,诗赋赞难周。领此天然境,名山不削游。"

"非人间",朱作鼎借李白的诗赞美浮山是人间仙境。《山中答问》:"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九带遗踪"讲宋代远禄祖师在此著《九带》。这是对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贡献卓着的佛教经典着作,现其孤本据说藏于中国人民大学。

“陆子岩",距今1000年前陆游的父亲来到这里,询问当地最年长的学者该岩为何曾叫"皇甫岩"而未果,因此题铭,名山名人相得益彰。

看这一幅"因碁说法":圆鉴大师通过围棋棋法棋理作比,使欧阳改变佛学观点,三言两语之间让欧阳修对大师的观点心服口服,高贵的醉翁也由鄙视佛法的"明星",从此成为佛学大师的好友和宣扬佛学、护持佛法的重要人物。石刻上面说的"远公"即"法远",号"远录公",北宋年间,他接受了临济宗叶县归省禅师的衣钵,既是临济宗传人又是曹洞宗第七代祖师的指定人和师傅,住持浮山的华严寺,因其佛学造诣极深,弘扬佛法的美誉度极高,被宋仁宗赐号圆鉴大师。

请看这一幅圆形的石刻:"远观不见寺,入寺不知山,屋在石之里,树在檐之间。个中真境至,即此悟禅关"。它告诉了我们,浮山寺庙的建筑风格是依山就势,因洞而建。

"江南会胜"这四个大字,浮山本在江北,何来"江南"?历史上的江南省,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江南省"设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清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还是后来清朝的"江南省",都是当时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而且,浮山风景名胜又历来冠称三省市之首,历代名流贤达多在这里相聚活动,并且,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墨宝,是众贤与胜景荟萃之地,因而题名。是这样吗?请看,与众多世界罕见的火山岩洞和石刻相邻,依洞而居的会圣寺,有近1700年历史。寺前那株银杏树有500多岁了,遮天蔽日,"子孙三代"同堂,其中最粗大的一棵得三人才可合抱。再看,这无数的青青翠竹,凤尾写天,峡谷幽深,石壁藏洞,洞洞相连,老藤垂花,幽谷云绕,青鸟啁啾。所以,称赞这里胜景荟萃实不为过。

现在给大家足够的时间拍照留念,请注意自身的安全、保护文物,好不好啊?

在巨大的银杏树对面,就是会圣寺了。会圣二字,就镶嵌在山门的对联"会心不远,圣域同登"之中,这里是"圣贤雅会"的圣地。

在这座寺里,千百年来,曾有诸多名哲欣然相聚,而宋代圆鉴大师在此生活并与欧阳修、范仲淹等等圣贤相会于此,寺名的由来,已然明了。

走进山门,迎面的是栖真岩。岩上方书有"远公塔院"四个大字,苍劲传神。岩内的石塔上,上刻"远禄祖师塔",下题对联"千里瓢囊归叶省,一屏棋局付欧公"。该塔为明代重建。当时,该山主持朗目祖师为此事刻诗于该洞的左边石壁上:"灭度浮山五百年,法身常住洞中天。而今面目重开现,云月溪山展笑颜。"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宋代范仲淹为远禄祖师撰写的原塔塔铭已不见真迹。范公赞颂远公为"释子之雄""法海真龙"。所幸的是,在塔后石壁上远公的石雕像依稀可辨,可供佛子参拜。

虽然是圣哲多会于此的名寺,但里面的佛像布局很常规。在寺庙的第二进屋檐上方的石壁上刻有"会圣岩"三个大字。清代的宰相张英曾把浮山划为"十座处",会圣岩为"十座"之首,会圣岩又叫主岩,成为诸岩之首。该岩洞高5米,洞底面积近400平方米。在会圣寺的后部有一米多高的石台,古称藏经阁,现供奉着宋代远禄祖师的珍贵雕像。

现在,我们从指月路方向到朱洪武炮台。

石阶较陡,请大家注意安全。我们看到的“指月石”三个大字,明代高僧清隐法师所题。每当新月初升,人坐石上,得月最早,所以叫指月石。此石平阔,古时有亭。清代大学士张英多次来游浮山,每次必坐此石上,饱览浮山佳景。他还将指月石归纳为浮山观光“十坐处”之一。

再前行20米左右,五云岩到了,请看这边的复道廊壁上,有一个显眼的圆洞,称作炮眼洞。传说此处是昔日朱元璋与陈友谅于浮山大战时,朱元璋于此处架土炮封锁潜龙峡。故此处俗称为"朱洪武炮台"。请问这里能否真正的打炮弹呢?其实洞口的方向,就是对面岩石的朝阳洞。相传当年陈友谅占领浮山,以朝阳洞为司令部,朱元璋在攻克陈友谅的浮山阵地后,就在此设立了一个炮口。在朝阳洞岩壁上,有王阳明咏浮山诗文二首,因此后人又称此洞为阳明洞王阳明,明代浙江人,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与商贡士二首"慨叹:"见说浮山麓,深林绕石溪。何时拂衣去,三十六岩栖。" "见说浮山胜,心与浮山期。三十六岩内,为选一岩奇。"注: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沿着炮眼洞前行10米的五云岩内,有古人舂米用的石宕。有两块石刻不得不提。

“三侯继美”,赞美明代旧桐城县三位县令,他们“有德于民,有功于浮山”,他们对桐城境内的教育和安全,相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侯,是南昌人樊仿、遵化人陈于阶和曲周人陈于阶。

这里又是“阮集之读书处”,阮集之,就是明代著名戏剧家、诗人阮大铖(字集之),他曾经在这里隐居读书。此人在政治上,与魏忠贤勾结迫害忠良,以至于我们古桐城县不承认他祖籍桐城。

我们继续前行,眼前是一座明代的石塔,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朗目本智禅师建造,为众僧藏骨之所。塔七层,高七米,中空。塔体呈正六边形,为方石结构。正面中间有一块碑刻,上书“三宝塔”三字,字体刚劲有力,为朗目和尚所书。佛教三宝是指佛、法、僧。

会圣景区参观到此告一段落,下一站,从消防通道下行50米,略过莲花石,直达天池,据说在浮山仙会期间,天池曾是王母娘娘领七仙女沐浴的秘境,又有人说那里就是浮山的火山口,难道是真的吗?

天池面积约有100平方米,以石为岸,池内有菖蒲、莼菜、蝾螈等生物,池水常满,雨后生雾,一水皆香,池畔"洗心亭"与"文昌阁"(旧为"望江亭")相望。池边刻有"上池"二字,意指另有下池,即西天池。西天池的面积不大,呈椭圆形,直径约7米,两池深度,之至今无考。天池的周边岩石,都是熔结凝灰岩。天池,是火山碎屑流内垂直喷气孔带,在其表面的遗迹经改造而成的,而不是所谓的"火山口"。

现在,我们沿着木栈道继续下行,到观音岩和张公岩寻觅佛道的迷踪。

前面就是观音岩,尚在修复之中,洞顶部有巨型石刻"观音岩",请扶稳帽子安全观赏。顾名思义,这个洞过去供奉着观音大士像。观音岩一洞两门,尤其是靠东南边的小圆门上面刻有清代黄文炳所题的对联:"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字体优美,意境幽远。

紧邻观音岩的是总岩。总岩即浮山岩洞的缩影,这里的石刻"浮山会景""石史",是点晴之笔。请看,总岩形如蜂房,据说内有108窍,若每窍燃放爆竹,则发出不同音响,窍之形状、大小、深浅无一类似,恰似全山岩洞的缩影,叫它"总岩"实不为过。其实,科学地说,总岩,是组成岩洞的岩石为火山爆发的火山碎屑流定位冷却而成熔结凝灰岩,因其中含有气体,当冷却后在岩石上留下蜂窝状细小孔洞,属火山原生气孔,而整体平卧状洞穴则由于所含岩块剥落、风化而成的,属次生岩洞。刻"石史"二字确实能说明浮山的岩石与岩洞的形成史。

在南边就是张公岩了,其间有渡仙桥和渡仙亭相连。渡仙桥,用长石条砌成的,桥下很深,每到桃花盛开的时节,缤纷的落英随溪水激流穿洞而下,形成"花洞响雪"的奇观。渡仙亭,是浮山唯一的也是最早的石亭,特别是在四根柱子上刻的四幅对联,文意优雅,如"钵按春江朝泛水,琴横秋月夜弹天"等等。

张公岩古代叫壁立岩,俗称祖师岩,汉代左慈炼丹的遗迹仍在。而宋代的张同之,是宋代的安徽和县人,由于爱慕浮山的灵秀清幽而弃官学道于此,该洞又名张公岩。洞高8.5米,面积有120平方米,在洞内有龙井神泉,井深三尺,容水六担,久旱不干,汲之即满,天将雨水即溢出,是个天然的气象测报站,又是老"桐城八景"之一--"浮山夕照"的产生地。沿着神泉的水系下寻,有相关摩崖石刻"三昧水"、"龙游天藻"。

请出张公岩左行,摩崖石刻"南无阿弥陀佛"那里还有石刻多幅,更有一条险峻的山崖台阶,就是浮山声名远播的"百步云梯"。据说不同的人走上台阶,数的步数是不一样的哦,有兴趣的朋友,请在体力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确认一下吧。

请大家把目光下移,在我们的前方,浮山最大的洗墨池在等着你润笔磨墨呢。请左转看,这里有一方石刻"幻度松",说的是一位大师在这里的一颗老松树下顿悟的故事。大树据说在七十年代被雷劈枯萎不见了。不过,在我们的右前方烂柯亭仍在。

亭子下边,就是烂柯石。烂柯石上有"烂柯亭"三个字,据清代的桐城县志记载,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这也是浮山我们今天仍然清晰可见的最早的一块摩崖石刻。

为什么叫烂柯石呢?"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双棋未定局,万物了皆空”。这是一个典故,相传古时,有一位樵童上山打柴归来,见两个鹤发童颜、银须拂胸的老人在这座石台上下棋。于是放下柴担在此观看。一棋还没有结束,樵童见天色已晚,便转身打算回家,弯腰去拾斧头,谁知斧已锈蚀,柄已腐烂,扁担和柴俱化成了灰烬。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了数年,正所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原来说的就是发生在这里"村童遇仙"的故事哈。

从地质学来讲,烂柯石,是浮山火山爆发的最后阶段,从火山管道中溢出的岩浆冷却而成的。大家可以看看,这岩石的表面,就是完整的龟裂纹,因岩浆冷却收缩而形成的。

我们继续沿着台阶南向行游,海岛雪浪岩就在我们眼前了。

请看左边就是阮君洞(注:此刻在佛母岩内,长0.85米,宽0.45米,字体为楷书。此洞为阮自华少时读书处。)。阮君,是枞阳县的藕山人阮自(1562—1637),字坚之,号澹宇,其父是赫赫有名的抗倭名将阮鹗。阮自华很有个性,无论官场还是诗坛,都“杰然介立,不屑为附庸”,才气卓绝,风流倜傥。辞官归里后,与同邑诗人吴应钟、吴应铭兄弟、刘忠岳等结“海门诗社”,常住浮山,协助吴应宾修复远公道场,在浮山留有许多诗文和石刻。

阮自华在怀宁黄梅山建戏班,创作的民歌、民调,流入民间后,被称为“黄梅调”。在广泛汲取融汇青阳腔、高腔、徽调等音乐元素以及安庆周边的鼓书、琴书等民间说唱音乐等,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今天安庆的赵朴初故居(原名"阮家大屋")。

在阮君洞前,仰望海岛雪浪岩,气势恢宏,不可言状,唯有仰望啦。从地质学看,它是由熔结凝灰岩构成的岩嶂,岩壁纹理凹凸小孔密布,经雨水淋蚀而成垂向黑褐相间的条纹,如同特殊色彩的雪花形成的波浪铺天而下,其下部发育成岩洞,例如:中丞岩、洞宾岩、雪浪岩都发育在岩壁下部的含角砾的部位。这里被地质专家称为浮山深层地壳出露地表的剖面图和火山岩相的天然陈列馆。

这一带还有多块摩崖石刻,寓意深远。

施连云峡,以供三宝,世世生生,行菩萨道。——通议大夫吴用先题”(注:此刻在佛母岩与野同岩之间的峭壁上,长1.4米,宽0.9米,字体为楷书。)吴用先,明代大司马、蓟辽总督(1558~1626),字体中,号本如,吴应宾侄,桐城麻溪(今属枞阳县)人。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授临川令,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著有《寒玉山房集》、《周易筏语》。吴用先目睹朝政日非和亲翁左光斗(吴用先女嫁左光斗子)被害,难免“兔死狐悲”,因而辞官归里。他曾施舍 连云峡于庙,并出资与应宾合铸丈六金身,晚年归里,常住浮山,过问佛事,为浮山大护法【吴应宾,也是官场上的奇特人物,自身并不深入官场,而又洞悉天下大势,对时事有着深刻的见解,最终淡然处之,淡出官场,老逝故里,归葬浮山,成为乡邦魅力持久的传奇人物】。

止泓”,此石刻在海岛岩内,有水迹遮掩不易被发现,是盛世承题刻,代父言志。盛世承,枞阳义津人,年八十八卒,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累官至南光禄寺卿(御膳食材的采买),恰逢明末魏忠贤等太监陷害忠良之际,两度因病谢官,两度再起,其父也是因奸臣当道而辞官归里的(“值严嵩柄国,遂乞退”)。在浮山的海岛雪浪岩留下了2幅不易被发现的摩崖石刻:中丞岩、止泓。止水清澈,才可如明镜那样明鉴,比喻保持纯良善意“明哲保身”,结合他父子二人类似的遭遇,是告诫世人,要有儒家“兼济苍生”的宏大抱负,又有道家“适可而止”的处世修养。石刻虽然不容易被发现,其气节志向,更被后代高人发扬光大,如方氏家族在附近的2幅石刻“野同岩”和“行窝”。

中丞岩”,盛世承题刻于洞宾岩,隐喻亲家翁吴用先,学吕洞宾归仙。明清的巡抚也称为“中丞”。题刻说他的亲家翁 吴用先的故事。吴 在任职蓟jì辽期间,适值阉官魏忠贤等诬陷杀害左光斗等人,愤而辞归故里,成为浮山护法,施 连云峡。

野同岩”,此刻是方大镇如止泓感伤而退隐的心迹表露。在“止泓”石刻的洞口,方大镇(1560~1629,官至明代大理寺少卿)题刻“野同岩”,借在四川卜卦“同人于野”,表达要心如止水,上善若水,静水深流,宁静才致远。其心境,和止泓题刻如出一辙。他与方孟式(1582~1639,字如耀,女)、方仲贤(1585-1668,字维仪)“白圭无玷,苦节可贞”,史称“方氏三杰”。

行窝”,明代通家方以智,为其父方孔炤梦前世贤士——邵雍“于此种松”题刻,表达青松刚正不阿、卓越与大隐的精神。行窝,原指宋代人为接待大贤大德大才的邵雍("北宋五子”之一),模仿他所居的安乐窝,而建造的居室。方以智(1611-1671)明代通家。方以智在《浮渡野同岩》中记道:“老父曾梦邵子于此种松,故又书行窝也。”方孔炤命子在此题写“行窝”二字,说明浮山是高士隐居之所。【注:邵雍(1011-1077),德传当朝、书导后世、隐士教书育人、易学成就独到,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海岛雪浪岩,智慧的光芒,烛照山崖,励志中华。

这里除了刻在石壁的千古绝唱,更有亿年火山的音乐馈赠——琵琶阶。在我们脚下,有一条琵琶阶,请大家在上面蹬蹬看,有穿高跟鞋的吗,请来试试,脚下会发出什么声音?原来,用脚也能弹出铮铮铮的琵琶声!?这依岩而凿的台阶下,难道还有空洞的存在吗?!

女士们先生们,请抓紧拍照这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世界罕见的特色美景啊!

我们上午的行程告一段落了,请快去享用浮山的特色美食吧。下午我们从另一条路,继续探秘浮山。

【下午线路:双瞻阁→金谷岩→滴水洞→仙人床→天台休闲中心→华严大峡谷→飞来峰→黄鹄峰→妙高峰(文昌阁)→仙人桥→晚翠岩(打鼓洞)→平安大佛】

各位嘉宾,下午好!我们上车后直达浮山东入口双瞻阁。双瞻阁到了。双瞻阁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浮山中学创办人房秩五先生的故居,取《诗经》中"陟(zhì垫脚)彼岵(hù多草木的山)兮,瞻望父兮;陟彼屺(qǐ没有草木的山)兮,瞻望母兮"之意,命名双瞻阁,原安徽省政协主席张凯帆题写阁名。房秩五和家人在双瞻阁居住、生活了十八年之久。院内的四季桂和橘子树,是房秩五先生所植,四季桂下还有房先生的骨灰,以表达终身仰望父母的感恩情怀。双瞻阁是我国最古老的别墅庭院之一,原故居因历史原因几经修复,现已成为浮山风景区的一处亮点。

请大家出双瞻阁靠右边上行200米,过九曲桥,抵达垂虹井井因泉生。这垂虹泉是火山岩中的裂隙水,由岩壁的石缝中渗出。

各位抬头看向西南边,就是我们即将路过的华岩大峡谷景区的一组巨型象形石"百佛朝如来",从地质学上来说,它们是由熔结凝灰岩柱状结理发育而成的。

请看在我们前进方向的左前方折弯处,有两棵树不得不说。四季常青的罗汉松,已有400多年,巨根扎入岩缝之中,树干斜插在山腰上,如虬龙探海,又像一个巨大的盆景,雄奇伟丰。与这棵树枝头相接的是白玉兰,有千余年的树龄(指,树根),早春先花后叶,鲜花娟洁溢香,清风徐来,片片花瓣随风而下,如天女散花。又花开如莲,宋代金谷寺的东边楼阁因而号称"木莲阁"。

我们从这里请往左上方看,金谷寺像大鹏展翅如欲腾空而起。这鹏鸟的头部,就是有名的无字碑,面积约20平方米,相传仓颉所造的第一个汉字就刻在这个石碑上。这到底是什么字呢?请各位竞猜一下。“金谷岩”的得名,是因为金碧辉煌的寺庙深藏于山谷之中而来。

我们现在进入了金谷寺,与两棵古树相对的是九曲洞和金谷岩,金谷禅寺依洞而建。九曲洞几乎四季恒温,上与金谷寺相通,下与几公里之外的金鸡洞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请大家随我先到天珠石

这是一块巨大的崩塌岩,岩块的上部,摩崖石刻众多,还有方以智的"吴观我先生指天处"。现在我们背对撑腰石,请往上看,依次是"天台幻境"、"一线天"等著名石刻。

"一线天"相传为朱作鼎于1761年一个单飞贴壁挂画而书。他出身于绿林,后又捐资买官做了安庆府的臬台,做官行事以锄强扶弱、劫富济贫为主要标准。

"法轮常转"刻于1602年,为奉钦差送藏太监壬大用所书。彼时,浮山佛教达到极盛期。

请大家随着"进一步"的指引,进入滴水洞。因为洞内常年积水,请注意脚下打滑。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专门写了《水濂洞》赞曰:"淙淙万里落石巅,皎皎一派当檐前。清风高吹鸾鹤唳,白日下临蛟龙涎。浮云装额自能卷,缺月琢钩相与悬。朱门欲问幽人价,翡翠鲛绡不值钱。"

从地质学意义上讲,滴水洞里的一线天,是一个巨大的断裂口,由于岩石坍落而形成通天洞穴,流水向源侵蚀,破壁后退因而形成悬瀑。

古人石刻赞道"天河队王",却应读"天河坠玉",为什么呢?请听,这里空谷回音,是一个天然的回音壁。请看,洞底面积约200平方米,洞高约26米,洞顶的缝隙中夹有一块椭圆形的巨石,恰如"龙口衔珠"。从那"龙口"之中,随季节变换流量的地表潜水,飞坠而下。洞底早就毫土无存。自古及今,已是水滴石穿,形成了那一串串大小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天然大小石臼,每个石臼的底部都是圆圆滑滑的,好不神奇。这穿石之水,既然流出于"一线天"的"龙口"之中,并掉在这空谷回音的巨洞之下,赞其为"天河"之"玉",对于人们来说,虽然是主观感情成份多了一点,但也不算过分。再请大家细看石壁上的刻文,"坠"字本该以"土"为底,却象是刻者大意而丢了,但是"石者,土之母也。"而"坠"的上半部就落笔在石头之上,而且这个洞底的土早被这"天河"之水冲光了,"坠"的下半部不见"土"字,真是此时"无土胜有土"啊!请再细看"王"字,那中间的一横最长,实际上是由两笔构成的,即一短横的右边有一点,只是点得不太明显,好象点错了位置。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玉珠自高处掉在石上,落得越深弹得越高。而且,洞内“山鸣谷应”,悬瀑下注的气势恢宏,堪比天河之水势啊。那么,"玉"自"天河"而下呢?由此看来,这"天河坠玉"因景造字,确实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审美情趣。

再请各位抬头看,半岩之上悬有一石阁,可以栖身叫"隐洞",该洞石壁上刻有"洗心处",为啥呢?您请看水滴所到之处那些圆圆滑滑的大小石臼,对啊,它们是被这天河的水滴穿了啊,水滴石穿,而这巨大的岩洞整体内空如同一个巨大的心脏,由此可见,"洗心处"乃是这里赏景的点晴妙评。滴水洞,造化净人心啊!

滴水洞参观完了,请大家小心地滑,有序返回进入金谷寺内参观。在石壁上,宋明以来的佛雕29尊,醒目可见。而篇幅比较大的摩崖石刻呢,是在1000年前,即宋代宣和年间,陆游的父亲携黄安时、曹无忌等相聚该岩,题名的"胜集岩"。他盛赞"浮山三十六岩环伟卓绝"。因此,浮山的金谷禅寺又被现代人称为安徽的小"敦煌"。到了明代万历年间,金谷寺中内置了丈六金身铜像,系吴应宾集资铸造。巨佛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注:接引佛,净土宗概念)。清代末年,太平军打破浮山山寨,佛毁寺残。民国初年,再塑了木制的丈六金身,五十年代又被毁。现在的大佛像,是原浮山管理处在1987年从苏州引进的。佛像重约1.5吨,安放于莲花宝座上,宝座为9层石雕,高2.3米,是宋代的制品。宝座的东侧悬挂着明代大钟,大佛的右边是明代主持过该寺的高僧古庭禅师的衣钵塔(注:古庭禅师,是明代中前期云南佛教史上的一位高僧.他大半生游历于省外,先后到过江苏,贵州,四川,安徽等地区.经过十多年的修行参悟,古庭终于得到无际大师的印证,成为"临济宗第二十三世"的法嗣弟子,受到广大僧众的尊重.古庭的佛学思想在中国禅宗史的研究中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他回到云南之后,对云南佛教却有很特殊的影响.明代后期云南的朗目本智,彻庸周理等杰出的高僧都是因为受到他的影响而成就非凡.另外,虽然在不少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古庭的记载)。现金谷禅寺,是浮山管理处于1997年修缮后又被改建的。

请大家出金谷寺左行到选佛岩,我们下一站去仙人床,现在给大家10分钟时间自由活动。

请看左上方是鹦鹉石,继续前进就发现前方如拱桥独立,如玉环插地,又恰似一头大象的鼻子。对,紫霞关到了。紫霞关不是一块整石,老天大巧若拙,自然形成巨大的天然石拱门,形若关口,人称紫霞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所以又名盘谷关。它又是一个典型的象形石,从西北在月光下看紫霞关,它更像一只伏地而拜的玉兔,是浮山的夜景如玉兔拜月。关口上的摩崖石刻很多,请看这一首诗:"石枕石床接太清,谱将混沌合空冥。仙人一去无云卧,懒听游山屐齿声。"为啥呢?大家请往上面看,这关口之上就是仙人床。传说这里是仙人铁拐李曾经休息过的地方。以前,这里危不可攀,现在建了防护栏,为了安全不建议攀登。仙人床的床头有"梦与云游"四个大字。

我们继续上行,在右边就是独具个性申美的首楞岩,因洞内石台上有古棋盘,又称棋盘洞。洞内上方摩岩石刻说:"游浮渡,不登首楞,不如无游"啊!洞内有"首楞岩"三字石刻,明邵武太守阮自华题。洞壁有诗,清乾隆年间桐城县令周符和题,"胸开万古首楞岩,湖水湖田一望间。久坐苍苔消世虑,白云竟绕客衣还。"首楞,佛教用语,具体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猜一猜吧。

现在我们左边是悬崖万丈,请大家发挥团队精神,相互搀扶有序上行。现在到了古代浮山的秘境——明代的石枧。这是一项最原始的自来水工程一滴泉的水,沿水渠直达当年有近百名僧侣生活用水的金谷寺厨房,就在刚刚路过的罗汉松旁边)。

天台休闲中心到了。在地质学上,这里处于破火山主体的东南部,由下而上或由早到晚,依次出露为粗面岩--粗面质熔结凝灰岩--集块岩,是考察浮山组地层和由火山爆发形成集块岩的典型地区。这一大片集块岩构成了整块的方石台,真是中途休息的好地方啊。请大家好好休整一下,马上要挑战七上八下的华严大峡谷啦。

请大家继续相互搀过龙湫池我们现在向西南继续曲折攀登,再折右上东行到如来峰。仰望高峰,一石耸立,如斧刻浮雕,若流瑶光玉气,似大佛面东而坐,仪态万方,名副其实啊。

我们继续往西南方向过桥攀岩而行。现在到了飞来峰旁。飞来峰紧依妙高峰,绝壁悬崖,如斧劈刀削。石壁之上,一奇石如古之峨冠架在危石之上,有腾空之势,有下坠之危,故石名"飞来石",峰名"飞来峰"。从浮山中学东侧上眺此石如"蓝天耸玉葱",又似"海螺钉礁上",奇幻异常。石下有缝隙透光,云气上升如炷香燃。石上刻有"何地飞来"四字,旁署"雍正四年刘珩群题刻"等字样。

现在请各位小心下行,然后从天鹅孵蛋上行出华严大峡谷。请看前方,就是黄鹄峰。它在妙高峰西侧,有大石压顶,状如天鹅,其色青黄,故名黄鹄。其下双石耸峙,如舟中桅夹,故名"夹桅石"。附近有"摘星"、"倚天"等岩洞和"灵芝石"等景观。汉代左慈炼丹在摘星崖。峰拔云上,下临深壑,令人目眩心悸。

请接着往上行走,我们一鼓作气前往妙高峰,请问有没有信心呢?

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浮山最高点的建筑,文昌阁,是由望江亭扩建而成的。望江亭,为明嘉靖32年至34年间,桐城县令樊仿所建;后原浮山管理处于1986年重修;2010年,随着浮山的旅游发展,在原址基础上改建为现在的三层楼阁,从下至上分别展示的主题是浮山文化、浮山破火山演变史和文昌君像。

妙高峰为浮山第一峰,海拨165米,有三个别称:一是点将台,因为,元代末年陈友谅扎寨浮山,在此起墩指挥兵马;二是大烟墩,即明末和清末,先后有胡其芬、詹砻匠沿峰筑堡,抗拒张献忠、洪秀全起义军,在此设有瞭望点,遇军情则举火报警,故称;三是锅底峰,因峰形如锅反扣而得名。

不登浮山顶,不知浮山景。

桐城派作家刘大櫆在《浮山记》中写到“浮山在桐城县治之东九十里。登山而望之,盖东西南北皆水汇,而山石嵽嵲([dì niè],高俊的意思)空虚,几欲乘风而去,故名之曰浮山”。

我们脚下的浮山,从地质学来讲,它是浮山破火山东侧的一部分。站在妙高峰上居高远眺,目收千里,山水交错,云天一色,众水滔滔,江湖有岸,群山叠叠,陆地无边。今日浮山,虽于1953年被白荡闸将江水隔开,但是,一派山水相浮的景象,仍然尽收眼底:东依白荡湖、南邻曲湖迎北流而来、西靠罗昌河、湖汊深入、水库天池镶嵌其中、岸线曲折。水景众多,三面环水,水碧山青。

请往来时的东边看,是如来峰的峰丛,也是华严大峡谷景区的东出入口;其对面东偏北侧,有天台休闲、首楞岩、紫霞关、无字碑、金谷寺、滴珠岩、天珠石等景点,我们都分别参观过。

请沿着山脚往南看,就是现在院士辈出的浮山中学。那里原来是大华严寺,曾是江左名刹,废于战火,但明代圣旨碑仍存。1924年,房秩伍先生将古寺改建为浮山图书馆附属小学,是浮山中学的前身,为推行新式教育的基地和现代革命活动的中心之一,我们院士墙上就有5位院士曾经就读在这里。

请把视线收回山上来,在文昌阁正南约100米处,是象形石"天鹅孵蛋";其右是华严大峡谷景区的西出入口。再往前是白居易登临唱诗的漂渺峰(清《桐城县志》收录有白居易描摹浮山旖旎风光的诗篇《缥缈峰》:"登临一望水滔滔,还被蓬莱压巨鳌。细认江流分笠泽,界寻烟树辨毫毛。"),沿漂渺峰南偏东下行,即是飞来石。

请朝西远看,这座破火山的结构基本完整,形态也很典型,平面上近似圆形,直径约4~5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地面形态是边缘高、中间低的盆形凹地,这种凹地由原始锥状火山沿环状断裂塌陷而成,盆边为环形山系。其中,东为浮山,南为南山、沙帽山,西为长山、土地山、茶花山,西北为象腰山等。各山之间的谷地即为放射状断裂所限。这一种在火山构造中所特有的环状、放射状体系,在地球卫星照片和航空照片上均清晰可辨。

再请远眺西北方,为是我们上午参观过的张公、天池和会圣景区。

现在休息几分钟,大家自由拍照。

我们朝着西北方向下行,过翠微峰,约300米后,亚洲第一桥——仙人桥(天然桥)到了。它是我国火山风景区中罕见的双石梁结构巨型天生立交桥,桥上有两方石刻"游龙桥"、"天然桥"。桥高2.5米,桥下面积1000多平方米。它是岩洞对穿发育而成的巨大岩体,四季美景各异。人行桥上视野通透,凉风习习;行到桥下,空谷回音,一声吼叫,荡气回肠,减压吸氧效果,请问大家体验得怎么样啊?

请大家沿着台阶继续下行100米,在左前方就是晚翠岩了。请看,这里壁立千丈,色彩斑斓,真的是午后才能照到阳光的啊!岩下的打鼓洞里,用脚跺准一个位置,就会鼓声阵阵,即使说话也嗡嗡回荡。岩上就是金鸡洞。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对金鸡洞赞道:"金鸡天上种,何年降此山?只因鸣有候,流落在人间。"旧山志载,明代有一高僧探入金鸡洞数百步,耳闻鸡鸣,忽见巨蛇当道,转身而返,此后无人敢入洞内。此洞深不可测,自古传闻与浮山东边的九曲洞相通。传说,明代万历年间,有一好奇之士想探究一下浮山东部的金谷岩旁九曲洞的深浅,将一只猫放进洞内,到了第七天,有一位樵夫看见此猫从金鸡洞口摔下。故金鸡洞又俗称"挞猫洞"。从地质科考角度看,这上下两层岩洞,为两次火山碎屑流单元的叠加而成,也是世界罕见的破火山现象。

继续沿着台阶下行约80米,对面的戗山出现在我们面前啦。请看西边距离我们最近的山顶上,有一个南北向长条形的凸起裸岩,在岩体的南北两端分别是一个人头像,中间是连体的上半身。对,那就是浮山的连体双佛——平安大佛就在我们的眼前!“佛无双至今日至”,祝福大家吉祥平安。

第三部分,礼宾,期待。

各位嘉宾,到浮山,我们有“福”啦!今天的游程就要结束了。随着浮山旅游事业的发展,浮山会越来越美,作为浮山人,我热切的期待着你们的再次光临!

文章甲天下,山水秀枞阳!枞阳县还有很多美景、美食和动人的故事,等着您继续欣赏!

谢谢大家!

第四部分,附注

附一浮山景区独有五大魅力(在到浮山景区之前简介):

第一,"破)火山"—— 浮山是白垩纪(距今1.4亿至1亿年)经过五次火山活动组成了一套称为浮山组的岩层,以其粗面质火山岩为典型的破火山。像陡崖、叠嶂、岩洞、龟(jun)裂纹、柱状结理、巨型喷气孔、天然立交桥等奇观都在这里以神奇的方式呈现着;火山岩洞,更是不计其数。浮山火山地貌被认为"亚洲唯一"、"世界罕见"。这是一座白垩纪破火山,是长江中下游火山岩带晚期火山的杰出代表,是地质学上"浮山组"地层命名地,是粗面质火山岩天然"陈列室",是探索地幔地壳的"超深钻"。

第二, "佛(道)山"—— 浮山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yǐ)有"东方小释迦之誉",在南陈太建七年(公元575年)在浮山创建大华严寺,浮山成为智者大师的道场。(后常住浙江天台山。天台宗今天在日本和东南亚盛行),从晋梁(266-589年))开始,这里大量汇聚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曹洞宗等众多当朝宗师,儒释道与朝野大事,也在浮山有过太多令人回味的历史遗迹。天台宗讲"真空妙有",以其"真空",所以了无一念一尘,法界无相,万物一体;因其"妙有",所以包罗万象,头头安立,缘起三千,法界无碍。智顗(公元538年农历2月16日-公元597年农历8月3日),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俗姓陈,字德安。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公安县)人,祖籍颖川(河南许昌)。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

其实,浮山道教的历史更加悠久。东汉(25年—220年)时浮山在庐江郡境内,汉末的左慈是庐江人且酷爱浮山岩洞景色,在此隐居布道,浮山妙高峰西陡崖峭壁上的摘星岩,为“左慈炼丹处”,洞内有石炉,为左慈遗物。宋有张同之(张孝祥之子)辞官修道于张公岩。道家丹井,在浮山多个岩洞仍有遗存。

第三,"文山"——摩崖石刻品位数量冠绝中国,享誉海内外。早在五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山上的新石器遗址足可证明。历史上,浮山处于长江交通要道,特别是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等。他们在山中唱酬,在岩端刻文,留下了大量摩崖石刻,已经发现比较完整保存了483块(随着开发的深入,仍有新发现),上起东晋,穿越唐宋元明清,下至民国,文体各异,书法万千,比较完整的涵盖了中国的各历史时期;数量也堪称国内前列(关于摩崖石刻,黄山现存270处,天柱山400多一点,泰山1000多块而其文人石刻数量却不如浮山);有诗词、游记,有庵堂碑记,也有题诗留名。字体大者1米见方,小者不及1寸;石刻作者有文哲巨匠,有禅师僧尼,也有官宦名流。除了摩崖石刻,还有许多珍贵的记事碑刻(圣旨碑、陈侯生词碑等等)。

第四,"圣山"——浮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教育基地。1924年爱国民主人士房秩五在浮山大华严寺旧址创办学校,聚集进步知识分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许多党员转移到浮山,以各种身份进行地下活动,培养革命种子、保存和壮大了革命的力量。1928年春夏之交,在金谷岩,浮山党小组召开了党、团支部成立大会。1929年,安徽省第一位省委书记王步文,在浮山先后居留5个月,指导建党和开展农运工作,利用浮山岩洞举办农民讲习班,培养了一大批农运骨干,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桐庐舒三县家民运动。1932年秋,桐庐县县委机关迁至浮山会圣岩吴富之家,桐庐县委书记陈雪吾活动在会圣岩,秘密联络站设在浮山中学。在浮山指导革命工作的,不仅有王步文、陈雪吾,还有着名的将军、外交家、书画家黄镇同志,曾在这里担任美术教员,并从事革命活动;还有红军高级将领孙炳文烈士的夫人任悦,携子女孙维世等在这里工作两年。在红色的浮山,大批进步人士和浮中学子,纷纷投身革命。先总理周恩来于1968年5月接见浮山中学校友、原二十军副军长朱铁骨时说:浮山中学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它是当时那个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

五,"金山"——自古就是"江中绿叶",现在更是区位优势日益明显的绿水青山,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景区南距枞阳县城21公里,水路自古通江达海,又地处京台高速、沪渝高速、北沿江高速和北沿江铁路沿线,距离天柱山机场、九华山机场和新桥国际机场也因为陆路交通升级而更加近便,水陆空交通区位优势已然形成。随着安徽省"四纵八横"高速交通网络的建成,尤其池州大桥、北沿江高速的建成,浮山景区,已大大缩短了与周边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为进一步对接入长三角及赣北、鄂西、豫东快速交通网络变成现实。浮山风景区的对外交通,通过浮山专用公路(百会公路,以一级公路建设),西北接天天高速太平入口仅3公里,向北经白柳镇进入合铜黄高速12公里;南距合安高速桐城出入口仅30公里;西南经过会宫30分钟可到北沿江高速公路,与济广、杭瑞、京台等国家高速公路网相通。

附二:浮山奇异景观(在空挡时间介绍)

浮山玲珑剔透,景物奇秀雅洁,四时幻变,早晚殊同,移步换景,令人赏心悦目。

一、浮山夕照

张公岩中有龙井神泉,泉水四季不涸,清澈见底。每当夕阳西下,光照神泉时,只见一轮红日从井底跃出,射彩飞虹,照得张公岩石壁一片紫赤。有古诗赞曰:“西山日照晚霞飞,烟绕香林鸟倦归。暮入灵岩泉井暗,夕阳返照复生辉。”这就是着名的“浮山夕照”,为老“桐城八景”之一。

二、冰柱擎天

滴珠岩为浮山一绝,高广而圆,上可见蓝天一线,下可闻“天河坠玉”之音。春天雨花飞舞,夏天悬瀑轰鸣,秋晴仍可观雨,冬雪则见奇观。每当严冬到来,雨雪结成冰凌,上下逐渐衔接,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冰柱,巍然屹立于岩中,高达26米。冰柱两端还有长短、粗细不一的冰凌环绕,犹如宫灯的灯须。这时的滴珠岩,简直成了水晶宫。

三、花洞响雪

由渡仙亭至观音岩,必须通过响雪桥。桥下有洞名“桃花”,上有一溪,叫桃花涧。雨季,山洪在桃花涧中咆哮,直奔桃花洞口,再穿桥西下,逶迤曲折流入大河。这时,人立桥下朝上看,可见流水溅在桃花洞壁上,如雪花纷飞,且响声震耳。这异景就叫“花洞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