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探寻“万亿之城”的发展密钥

时间:2024-06-10 13:54:50 作者: 字数:7882字

为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广丰全方位对接融入“长三角”下好“先手棋”,广丰区选派28名优秀年轻干部分别赴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发达地区跟班学习。现将外出学习干部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摘编,供大家学习交流。

探寻“万亿之城”的发展密钥

——赴江苏省常州市跟班学习心得体会

广丰区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 余斌

今年3 月底,我来到了美丽的常州,开启了为期半年的跟班学习之旅。3 月的常州,桃花灼灼、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让我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

2023 年,常州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万亿,是全国第 25 座“万亿之城”。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新能源产业是其背后的关键支撑,常州也被誉为“新能源之都”,新能源产业形成了集发电、储能、输送、应用于一体的产业生态闭环,其创新研发更是常州的“新质生产力”。

我所在的常州新北区(国家高新区),人口约 90 万,与我们广丰区规模相当,面积为 508 平方公里,仅为我区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它下辖 5 街 5 镇,每个街道和镇都有自己的产业园区,产业布局科学有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群聚产业,基本实现了一镇一特色、一街一产业的产业模式。截至 2023 年末,新北区(国家高新区)规上企业保有量已达 1502 家。

常州的发展得益于其坚实的工业制造和完备的工业体系。“产业离不开常州”,任何新兴产业在此落地都能迅速找到上下游配套,且不仅全还强。政府积极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为企业举办各类科技创新洽谈会,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经过两个多月的认知与磨合,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但要完全悟透仍需时日。以下是我两个月来的跟班学习心得体会。

其一,常州的营商环境堪称优质典范。常州干部真正做到了如“店小二”般尽心尽力,做好跟进服务,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他们针对综合复杂问题专门设立“急郎中”窗口,形成协调机制,为企业妥善办好后续安商工作。一家新能源企业对常州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将其与周边地区进行对比后,最终选择落户常州,因为这里的招商服务是持续不断的“保姆”式,“无事不打扰、有事呼必应”的承诺能够得以兑现。政务环境高效透明、法治环境公平正义、人文环境诚信履约、生态环境优美绿色,这也是对这座城市宜居宜业的最佳诠释。

其二,常州的理念思维颇具前瞻性。常州干部对事务的敏锐判断力和出色业务能力至关重要,常州还有完备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他们与企业建立“对赌”机制,共担风险,“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对企业的扶持是长久而持续的。他们对一些发展潜力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不仅积极招商安商,政府自身也会“下水”一同“游”,委托国有企业与其共同出资合作,解决企业的投资顾虑,真正做到共进退。如我跟班学习所在的常高新集团与民企江苏常睿新能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主营锂电池生产企业江苏睿恩新能源公司;如常高新集团投资入股光伏龙头企业天和光能等。蹚出了一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也实现了国企投融资的利润高速增长。这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投融资行为,为我们的国企运营模式提供了借鉴模版和改善空间。

其三,常州对人才极具包容与尊重。我所在的常高新集团建立了完备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企业使命定位是“助力员工成长,助推区域发展”,这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常州有“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口号,对人才的呵护与关爱并非停留在口头上,在强大的产业支撑下,他们对创业创新和顶尖人才团队给予了从 5 万到 1 亿不等的丰厚补贴,在人才公寓、住房补贴等细致入微的福利吸引下,青年人才在常州有了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更有归属感。海纳百川般的开放包容,打造出“常爱人才,州到服务”的常州人才品牌。常州对人才的尊重和包容,是这座万亿之城不断发展的密码,是这座城市宽容底色。只有留住“人”这一“第一生产力”,才能不断推动经济稳步前进。

其四,常州的工作高效令人赞叹。常州干部能够将时间充分利用在关键之处,就事论事、高效高质地开会研究。我参加了常高新集团第一季度经营分析会,会议从早上 8 点半一直开到下午 6 点,中间仅休息一小时用于吃饭(常高新集团体量大,业务范围广)。整个会议全程高效推进,对问题的讨论分析深入透彻,相关部门交流沟通充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维开放大胆、条理清晰,不说废话、不开无效会议。常高新集团的工作和会议效率,是这些年埋头实干、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常州干部的一个缩影。

其五,常州的绿色生态令人瞩目。常州新龙生态林于 2013 年启动建设,2016 年全面推进二期建设,距离长江岸线 5 公里,横跨东西 12 公里,占地 1 万余亩,是拆除和搬迁了近 120 余家散乱无序的化工企业后在原址上建成的,这充分体现了常州积极落实“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要求的决心。如今的生态林天蓝水碧,在涵养水源、减污滞尘、固碳释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常州的生态环境一流,舒适的气候、发达的大运河水系、繁花锦簇的公园遍布城市角落。事实也证明了常州的正确选择,绿色生态给常州的高质量发展平添了些许成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化的生态环境和真诚的人文环境,是这座万亿之城发展的坚实后盾。

结合我们区域自身,对标对表常州,觉得要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个人有以下不成熟的思考和观点。

一是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的带动。要充分发挥区属国有平台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推动平台国企的实体转型升级,各平台企业应根据自有资产资源和要素禀赋,盘活现有国有资产,实现整体实体转型升级,积极发挥发展经济的引擎作用。

二是必须依靠创新技术的驱动。要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及黑滑石、石灰石产业,不断拓宽产业招商成果,为企业搭桥牵线,多举办一些科技洽谈会,设立创新研发奖励等,推动企业产业迭代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做特产业、做精产业、搭好舞台,打通全产业链上下游的过程中,发挥产业创新驱动力,不断吸引项目和人才,只要有产业定力,就有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

三是必须要有绿色生态的行动。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不被眼前的短视效应所束缚,坚守生态发展绿色先行的道路。以常州生态林拆除 120 余家产能落后化工企业的魄力和勇气为鉴,加强绿色环保对已有工业的指导要求,积极引进像垃圾焚烧发电、果蔬垃圾资源利用化、建筑垃圾资源利用化等环保项目,谋划好“两碳”产业引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四是必须加强人才招引的主动。人才是实现发展最基础的动力,我们所有的发展成果都必须靠人去实现,人才就是新质生产力,要以人为本建立强大而有力的完备人才招引制度,不断形成区域虹吸效应,将人才品牌作为支撑后续发展所需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