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典能够历久弥新?试写2024高考作文

时间:2024-06-11 11:43:53 作者: 字数:6911字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一出来,就成了线上线下错峰进行的全国作文大赛——

线下的考生一走出考场,就到了线上的网友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我也手痒,准备找一个题目试试笔。

看了一圈各地作文题,不少都在赶最近的时髦,赶最新的热点:问你怎么看人工智能,问你怎么看朋友圈点赞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卷的作文题(题1),就显得很有想法,不落俗套。


它不谈新,只问旧何以保持新——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什么能够历久弥新?请以“历久弥新”为题,写一篇作文。


如果结合其他的人工智能、点赞功能等题目看,甚至有点叫板的意思:你们虽然都是很新的东西,很多人在用的东西,但这都不足以说明这个东西足够好,更不足以说明它们能够成为经典。

那么什么是经典?



用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的话说,经典就是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正在读”的书。

所以我想,经典能够历久弥新,第一点就在于,禁得起重读,反复读,每次都能读出新体验,获得新感受,甚至每次重读都像读了一本新书。

这是只有经典作品才有的魅力,也是我们要呼吁读经典的理由。

正所谓,常读常新。


01


古老的经典

是许多新理论的源头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大家从理性上都知道读经典好,要读就读经典。

但真到了读书的时候,就会犯嘀咕,认为经典不好读,不接地气,不能解决燃眉之急。

比如我现在想学习怎么与人相处,既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又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其实这是今年全国甲卷的高考作文题干),我可能会去找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畅销书去看,不大会想到翻一翻《论语》这种儒家传统经典。


看过几本这方面畅销书的人,假如同时也看过一点《论语》等经典,就会发现,花一本书要说的干货,不过就是经典里的几句话。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经典阅读,是一种源头性阅读。许多看着挺时髦的书和观点,不过是从经典这个源头里分叉出来,延伸出来,或者干脆照搬过来,加一个新包装。


仔细想想,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一部论语更是一手塑造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性格,它对于我们如何立身处世,如何待人待己,肯定有许多经过时间检验的经验智慧。

比如,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经拿着“怎么和别人相处”这个问题,来请教老师。孔子是这么回答他的: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意思就是,看到朋友做了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这个意思,就是现在人际关系理论里,非常重要的一条观点:边界感。听起来是个很新的概念,但《论语》里有很多这方面的干货表达,强调待人接物,要有度,过犹不及。

我推荐孩子们不管是写作文,还是学做人,都应该多看看《论语》这样的经典。


有句老话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套用过来,在经典面前,其实新理论新观点,也没有那么多。

从这个角度说,读经典是可以举一反三的,是可以以一当十的。

02


经典的活力和新鲜感

是哪里来的?


在北京卷的作文题干里,最后问到,为什么经典能够历经时间的淬炼,愈显活力和价值?

我觉得除了经典作品本身的经典性乃至真理性外,更重要的是,读经典的人,也在发生认知、观念上的变化,学会用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与经典对话,甚至辩论。

经典不是读得遍数多就能读透、读活的。如果只是死读书,读死书,那么读经典不过是无聊的识字能力测试游戏


在对话中进行阅读,才能激活经典的生命力,才能激发自己的思考潜力。

简单说,读经典不是跪着读,要有思辨性阅读的意识。

什么是思辨性阅读?



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断问“为什么”的批判性阅读思维。

它不接受直给的标准答案,也不接受“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模棱两可的阅读感受,它要追问出“更哈姆雷特”的那个答案。

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不能人云亦云,要直面文本,自己去分析,推导,评估,一步步检验阅读的准确性,明晰性和合理性。

也就是说,思辨性阅读要求我们去读经典本身。

这样经典才能像一个真正的良师益友,不断反馈给你新的刺激,新的启发,新的感悟。这同时也是经典作品自身焕发活力和新鲜感的过程。

03


为什么越是新时代

越要读经典?


现在这个时代,正如开头列举的其他高考作文题显示的那样,又是人工智能,又是太空探险,科技已经发达到,不管你需要什么,只要操作一个智能设备,一点就有。

经典似乎已经变成了“经点(经常点击)”。

当阅读这种行为都已经开始变得古老了,不合时宜了,为什么还要去读古老的经典呢?

答案很简单:科技可以改善人的生命质量。但只有阅读,才能塑造人的内在生命。

进而,只有通过阅读经典,一个族群的人,才能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才能打下自己的文化根基,才能在自己的族群生活中产生文化认同感。

举个例子。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没有听过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后羿射日这样的传统神话;没有听过乡间土地爷、过年的传说、达摩的传说等传统民俗;没有听过文成公主入藏、阿诗玛的传说、孔雀公主等各族故事,那么在某种意义上,你或许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人。

这不是夸大其词。

这方面,文学大师林语堂就深有体会。


林语堂从小接触的是西方教育,后来又是到当时中国最有名的英语学校念书。这个西化学习背景,让他得来一个结果:英语比英国人还好。但母语也几乎像一般英国人一样糟糕。


糟糕到什么程度呢?他是到了念大学,才第一次听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让他感到非常羞愧,有一种中国人不知道中国事的内在分裂感。后来他就恶补传统文化传统经典,于是才有了后来我们熟悉的文学家林语堂,我们才能看到他写得那些现代文学经典作品。


我想,经典历久弥新的秘密和魅力,最根本的,就在这一点。它告诉我们是怎么来的,也指引我们应该往何处去。通过阅读经典,我们逐渐明白,人何以为人,自己何以成为自己。


当我们有一天感到读懂了经典,从经典中读懂了自己,我们迫切希望这种美妙的体验,能够人人都有,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