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一:经典语句
1.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承自古老礼乐文化的庆典,仿佛一种隐喻——只有涵养过辉煌灿烂的文明,一个民族才能砥砺复兴的壮志;只有身处于风雷激荡的时代,一种文明才能焕发生命的光彩。
3.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4.在扫墓祭祖中追寻家的意义,在行孝尽哀中体味亲情的价值,无疑是清明节极为重要的人文底蕴之一。——《在慎终追远中涵养家风文化》
5.有魅力的文化不是静态的,自信的文化不是封闭的,只有让文化流动起来、让文明活起来,才能生生不息。——《自信的文化是流动的》
6.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扎根生活;生活的美好,需要文化的滋养。于传统哲学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诗词歌赋中感受东方审美的意境,在古典艺术中体察均衡细致的和谐.....当传统文化照进当代生活,映射出的光芒格外绚烂夺目。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8.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也离不开文化的兴盛繁荣。
10.文化,可喻之为河。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途经平原静水深流,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理解文化,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文化自信”三喻》
素材二:经典人物
【屈原】
他,长剑佩腰,纵横中原,问天索地,踌躇满志;他,朝搴木兰,夕揽宿莽,奔波效劳,鞠躬尽瘁。然而,子兰谄言,郑袖惑内,艾萧太盛,椒兰甚少,骐骥不跃,美政弗行,举世皆醉,万民同苦。
勇气与理想尽灭,悲愤与绝望交加,他掩脸长泣,衣襟浪浪。落日染红汨罗江,他,一跃冲进万里涛。只把清高的节操留在世上,却让伟大的思想长存历史。“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陶渊明】
在尘世中翻滚了半生,他看透了官场的庸俗与污秽,他追求的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生活。正当他在官场中疑无路时,他看到了柳暗花明,那就是归隐田园。“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他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选择贴近自然作过上“戴月荷锄归”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劳累,但每一分钟都真真实实。没有功名利禄的烦忧,他多了一份平和与清静,劳作之余,赏自己种的菊花品自己酿的浊酒。从官场到田园,他真正把追求付诸行动。不是每一个树都能耐住干渴,而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出淤泥而不染,而陶渊明做到了。
【贾谊】
万籁惧寂,剔亮的露珠顺着野草滴落在洛阳干涸的。沙石上。寒雾飘渺,一个凛然的身影随风飘摇,那是赴任的贾生。在他身后,一轮血红的旭日挣出水面,傲立于汉朝昏黄的天宇中。月光融融,西风萧萧。长沙王府里你正为战祸初平、百废待兴,却又诸侯割据、危机四伏的现实而愁眉不展。借着这秦时的遗风残月,你满腔热血如江水滔滔,在心中汇聚成那惊世旷古的《过秦论》。
秋波浮动莫名湖畔,业绩初显。你却独倚寒窗,将自己三十四岁的生命浸没于怀王之死的深深自责中无尽的泪水 融入滔滔历史长河,洗净千古多少赤胆忠心。
【司马迁】
就在着手写《史记》之际,“李陵之祸”不期而至。狱中的寒风刺骨,毒卒拷打使他几欲自杀。他仍心存侥幸,期盼着武帝开恩,却等来了“诬上”的罪。名。腐刑、亲朋远离、酷吏凌辱让他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遭到摧残。然而,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遭遇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动力,隐忍苟活,弃小义,雪大耻,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名垂后世。
【曹植】
他出口成文,下笔成章,曾博得曹操的欢心,曾充满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情;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人仁志士无不敬仰。然而出身权倾一世的曹家,注定他命途多舛。本可成为至高无上的君王,却由于他的不拘小节,不得“曹心”而葬送了他的大好前途。面对手足相残他“七步成诗”悲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怀瑾握瑜,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他借酒销愁。想当年“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到头来只能以豪饮而留名下赢得个“寂寞圣贤”的悲凉美名。
素材三:开头结尾
1.(开头)一枝独绽,纵美亦不成春,千芳争妍,方得春色满园。文化之美,美在多姿,美在交流。文化间的交流沟通自古以来便是推进文化融合进步的良方,驶向西域的航船曾为中原带来异域奇珍,开阔了华夏眼界,促进彼此沟通交往和共同发展。文化交流是互相理解、借鉴欣赏的过程,以其他民族的文化为镜,深化自身认知,有所扬弃,方能在新时期赋予文化以新生。
(结尾)故步自封,不问世事,文化将成为一潭死水,而唯有沟通往来,和谐促进,文化源流方涌动不息。当我们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文化交流,分享的不只是文化资源,更是不同民族的精神面貌,触及的是文化背后的人情风土。秉持“唯民族,方世界”的原则,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实现和谐平等的文化交流,方能促进借鉴吸收,助力文化的共同繁荣。
2.(开头)我们的直言义行中,是孔孟礼仪的绵延;我们的举手投足里,是魏晋风骨的接续;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是华夏智慧的结晶。以深厚的文化为底色,才有今日的异彩纷呈,当我们骄傲地向世人展现中国风采,文化正是后盾。文化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深深依恋和认同,也源自以文化为支撑的家国发展。
(结尾)民族欲独立自强,国家欲稳步发展,文化是来自深处的支撑,对这血脉中流淌的文化自尊自信,就是肯定我们的历史与未来。坚持文化自信,是敢于在世界文明的繁花中绽放独有色彩的勇气,也是坚持民族的本色,是在理性取舍后始终持守的笃定。青山百代,仍荫后人,文化自信缔造全新发展篇章。
3.(开头)在言行中流露、在文字间跃动的文化,其最浓厚的色彩便是来自孕育它的一方土地。本土文化可以是国家的悠远历史,民族的经典往事,也可以是一村一寨的独有风情。弘扬本土文化,要推动文化从诞生的土地绵延伸展,经由交流和沟通影响更多疆域,用美美与共的态度丰富自身与文化大环境。
(结尾)弘扬本土文化的过程,是将文化中积淀的风物人情、文明内涵向外传播的过程。本土文化走出国门,并非与其他文化冲突碰撞,而是在友好交流的前提下和谐共存,当我们高擎本土文化的旗帜时,也应反思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将其挥舞成一把文明的火炬,点亮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弘扬传统文化,你我仍在路上。
素材四:经典例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家乡是生命的摇篮,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请以“最美是家乡”为话题,聚焦家乡某一点,比如美食文化、风光景观、风俗风尚、历史文化等,表达对人民智慧的赞美,抒发对家乡的浓浓深情。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透漏你个人信息,不要照搬别人文章。
【答案】例文:
最美家乡
我的家乡白洋淀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下面就让我带你逛逛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白洋淀水域辽阔、风景秀丽,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著称于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极大,历史上有许多名胜古迹,有著名的新安八景、濡阳八景、十二联桥和康熙、乾隆行宫四处遗址。1988年,白洋淀重新蓄水后,安新县又先后建设了鸳鸯岛、九龙潭、圣水玉等景点,开发了高空缆车、飘伞、游泳等项目。
我们先到白洋淀码头乘船,白洋淀旅游码头是华北内陆湖泊中最大的码头。位于安新县城东北5公里处的白洋淀畔。码头座西朝东,呈凹形内弧避风港式。码头全长317米,占地91亩,建有60个舶位,可同时停靠画舫、快艇、木船等450艘船只。
下面为你介绍的一个景点是荷花大观园。荷花大观园百花争艳、荷花飘香、凉爽宜人。荷花大观园像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镶嵌在白洋淀。荷花大观园占地2000亩,园内荟萃了我国南北各地216种荷花品种,其中名贵品种156个,野生品种60个,成为我国目前面积最大、品种最齐全的荷花展示基地。荷花大观园内空气不仅清新湿润,而且负氧离子含量大大高于城市及陆地,非常有利于游客身体健康,你如果能在那里定居,肯定会活100年。在园内,你可以泛舟而行,微波荡漾,芦苇滴翠,清风拂面,荷多花飘香;亦可行进浮桥上,近闻荷香,细品荷态,体会水相亲人荷合一的境界;还可以看荷莲起舞,听百鸟鸣唱,美的感受胜似于西湖苏堤。在荷花大观园内,游客夜晚可参与燃篝火、放烟花、放荷灯、观荷塘夜景,其感受比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更迷人。
游完了荷花大观园,我们再来观光一下民俗村观光景区这个景点吧!游客可以在这里打鱼、捉虾、放鹰、荡舟、做水乡饭、品渔家菜。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生活,一种北国水乡渔民的特有的生活,一种做自然之子回归自然的生活,一定会使游客留恋忘返,一定会使假日休闲平添无穷乐趣。
出了民俗村观光景区,我们再来游览一下白洋淀博物馆。白洋淀博物馆是在原“水泊梁山宫“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它是全面展示白洋淀文化的一座大型博物馆,由前言导语、湿地历史、文物古迹、近代历史、三维场景演示、民俗文化六大展厅构成。以白洋淀历史变迁为主线,重点突出它的地灵人杰,物华天宝,让游人了解白洋淀宣传白洋淀,爱护白洋淀。白洋淀博物馆是文化积淀的精品,传统教育的基础。
春光降临,芦芽竞出,满淀碧翠;每至盛夏,“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逢金秋,芦荡飞雪,稻俗飘香;隆冬时节,坚冰似玉,坦荡无垠。这里俯视白洋淀,烟波浩淼,百鸟云集,锦鳞游泳,游船如织,阅尽人间美景。
我们家乡美丽的地方还数之不尽呢,希望有机会你可以亲自来这里观赏我们美丽的家乡。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节日,是对永恒流动的时间划分出的若干个节点进行标记,标明其特殊性,蕴含万物生长、人类悲欢,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创造与文化的自信从容。
题目一:请你以《______的节日》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光行走于岁月,风行走于四野,水行走于天地,人行走在诸多节日里……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以“节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题目一:
难忘的节日
每次看到夜空中朗朗的圆月,总会想起我在乡下的奶奶。
今年的中秋节,爸爸带我回乡下和奶奶一起过节。其实,我很不想去,因为奶奶家在乡下,那里没有干净整齐的马路,没有挺拔漂亮的高楼,到处是泥泞的土路和满街跑且脏兮兮的猪。但没办法,爸爸硬让我去,说是奶奶很想我。
颠簸了一路,中午时,我们回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一看才知道是奶奶在炖鸡肉。奶奶一向是吃素的,很少吃肉,看来今天是要款待我了。我摸摸咕咕叫的肚子问:“奶奶,我们多会儿开饭啊?”奶奶脸上溢着慈祥的笑容,摸摸我的头说:“你叔叔一会就回来了,等等吧。”不一会儿,叔叔领着小弟弟回来了,我们一起坐在炕头上吃午饭。我和小弟专挑肉大的鸡块吃,而且不等吃净就把骨头扔到一边。奶奶却没有吃,只是拿起我们吃剩的骨头啃。爸爸说:“妈,您别光啃那干骨头,您这大数了,多吃点吧。”奶奶笑了笑,随手拢了一下鬓边苍苍白发,说:“我这把老骨头了,吃多吃少一个样,孩子们正在长身体,让他们多吃点。”我心里一揪,一阵惭愧袭上心头,急忙把自己碗中一块鸡腿挟在奶奶的碗中。
整个下午,奶奶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里里外外地忙碌着晚饭,而我心里却怪怪的。爸爸说他们小时候家里很穷,奶奶省吃俭用,供爸爸和叔叔上了大学,而奶奶也落下了一身的病。
晚饭后,一轮浩洁的月亮从房背后升起,清清的月光笼罩着我们一家,我依偎的奶奶身边,把一颗颗葡萄喂给奶奶,奶奶一边吃一边夸我长大了,而我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由于爸爸和叔叔要上班,第二天我们便离开了奶奶家。车子渐渐远离了村子,我从后窗望出去,一个孤单单的身影依然站立了瑟瑟的秋风中……
望着头顶一轮明月,不禁想起了乡下的奶奶。
乡下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闪烁迷离的灯火,有奶奶在,一切都足够了。
题目二: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
窗外,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流淌,今天中秋月圆,月常圆,人不常圆,岁岁中秋,今又中秋……
小时候,中秋是除了过年和端午之外我最喜欢的节日,无它,唯吾爱月饼矣。我总是所在母亲的怀里,把桌子上的月饼都霸占到我的身前。父亲总会在这个时候呵斥道:“没孝心的孩子,也不知道给外婆留一个。”这是外婆总会站出来为我撑腰“不要紧,他爱吃就让他吃吧,我们去赏月。”我一个人吃着满桌的月饼,那月饼的甜味是我童年的味道。
一眨眼,初中时候到了,仍是那中秋,仍是那轮明月,唯一的不同便是不见了外婆。“来,吃月饼吧。”母亲的声音传来,母亲将月饼切成三块,我一块,母亲一块,父亲也一块。我的月饼永远是最大的,而爸妈的月饼却是小了许多。其实,我不再喜欢月饼了,它太甜太腻,或许还会让我牙疼。但我总是笑眯眯的接过,努力地嚼着,装出一副很喜欢的样子。“小心,别噎着了。”月夜秋凉如水,月圆之夜总是很冷,但中秋那天总是很暖。
思绪收回,我坐在教室里,沐浴在清冷的月光中,心底也变得和身体一般冰凉。我拿着母亲很久前塞给我的月饼,不断的转动着,似乎不知从何下口。“哎!”我轻叹一口气,将月饼放下,家人已不在身边,这月饼也显得毫无滋味儿了。是了,没有家人的中秋,又算什么中秋?
“月饼,来,分我一半。”耳边传来同桌的声音,他毫不客气地分了一大半,又把剩下的一小半连着盒子塞给我,看着这一小半月饼,我愣住了,以往父母的月饼不也是这么小么?抬首看到了同桌的笑脸,我也笑了。月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寄托在月饼上的那颗心。想起母亲将月饼塞给我时的唠叨,我将月饼向天上的明月一举,然后一口吞咽了下去,感受那份甜蜜沁入心田。不在一起又如何,只要心中互相有牵挂,这月饼便永远是暖暖的,甜甜的!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这个中秋,我仍和亲人在一起!